一場持續多日的大范圍霧霾天氣,讓中國中東部城市的空氣質量處于重度污染狀態。官方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3日零時,在中國74個監測城市中,有33個城市的部分監測點檢測數據超過300,空氣質量達嚴重污染級別。
京津、河北、河南、江蘇等地13日繼續籠罩在霧霾中。北京已連續3天空氣質量六級污染,當天發布氣象史上首個霾橙色預警;天津所有區域空氣質量處于“嚴重污染”狀態;河北石家莊和江蘇南京等地空氣質量連續8天達污染等級;珠三角近日也出現PM2.5大范圍超標,超標站點接近八成。
“爆表”、“極值”紛紛成為近日媒體報道大氣污染的熱詞。央視《新聞聯播》12日、13日連續兩天以頭條新聞重點關注霧霾天氣,并呼吁公車減少出行、市民少開車多主動做出低碳環保行為。新華社13日則以“誰來拯救我們的空氣”為題,高度關注空氣質量問題。
針對這場影響廣泛的極端天氣,有評論指,“污染是自由流動的,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對浩蕩的車流、高聳的煙囪、飛揚的煙塵,我們再也不能熟視無睹,以為不在自己家門口就沒事。PM2.5的危害,已經像無孔不入的霧氣一樣,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當民眾用“厚德載‘霧’,自強不‘吸’”調侃城市空氣質量的同時,商店里的PM2.5防塵口罩也被搶購一空。北京媒體報道稱,京城連續幾日的空氣重度污染,使得患呼吸道疾病者增多。北京兒童醫院每天都有超過800個孩子接受霧化治療,12日更是達到900人。
事實上,霧霾天氣持續,空氣質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現象。近幾年,每到秋冬特別是入冬以后,中國中東部地區不時會遇這種情況,其中既有氣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汽車尾氣和施工揚塵一直是影響中國城市空氣質量的兩大禍首。氣象專家表示:“霧本身不是污染,但產生霧的大氣環境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污染物不易向外擴散,造成集聚效應,會使污染越來越重。”
此次中國從南到北大范圍的霧霾污染天氣,顯然已不是一座城市的煩惱。有分析認為,單打獨斗已不足以應對區域空氣污染擴散的嚴峻現實,“治理PM2.5,單兵突進難以奏效,亟須進行頂層設計,出臺系統方案,聚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只有使生態文明的理念,深深融入城市建設、區域發展、個人生活的宏觀與微觀之中,才有清新暢快的健康呼吸”。
氣象預報稱,預計未來三天,由于不利的大氣擴散條件,中國中東部地區部分城市的空氣污染形勢還將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