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更名遭進口商重重阻撓
既然“美國大杏仁”的名稱有誤,又給相關產業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何不將名字改過來,還其扁桃仁的真面目?
“美國大杏仁”張冠李戴的蓋子被掀開后,堅果協會也一直致力于將市場上的相關產品更名,還消費者知情權,然而這卻遭到了“美國大杏仁”進口商的竭力反對。
2011年8月,商務部流通發展司批準《堅果炒貨食品術語》《熟制扁桃核和仁》標準制定立項,在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由堅果協會牽頭完成,其中就涉及被訛稱“美國大杏仁”的扁桃仁定性問題。今年3月23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稱這兩項行業標準于今年6月1日起執行。然而,就在實施的節骨眼上,一個原本已被科學定性的事實突然被一封來信完全推翻。
今年5月7日,堅果協會收到了一封商務部有關部門轉來的傳真文件。這是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下稱“土畜商會”)5月初向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發去的一封函件,土畜商會在函件中稱:最近制定的《堅果炒貨食品術語》中對“美國大杏仁”的定義違背了事實、海關分類以及幾十年的商業慣例,遭到樹堅果行業企業以及美國加州杏仁協會的強烈反對……科學證明“美國大杏仁”是杏仁而不是桃仁。我會希望近期能對《堅果炒貨食品術語》重新進行修改與完善,呼吁保留“美國大杏仁”一詞。
收到商務部轉來的函件后,堅果協會即向商務部發去回復函,除強調尊重科學事實外,還建議召開標準審評小組、起草小組會議,邀請國內植物學、標準、質檢、營養、食品領域權威專家及企業代表出席,進行充分的研討。商務部采納了該建議,并于7月23日舉行了專家論證會。經充分論證,再次認定“美國大杏仁”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
事已至此,一切本應塵埃落定。然而事情卻遠遠沒完。
現狀
行業標準遲遲不能備案
原來,在土畜商會發函給商務部后,商務部市場建設司便發函給國家標準委農業食品部,要求暫緩《堅果炒貨食品術語》《熟制扁桃核和仁》兩個標準的備案。按理,既然隨后召開的論證會已經再次認定“美國大杏仁”不是杏仁的事實,相關部門就應進行備案,推進標準的實施,但事情卻完全相反。
“標準本應于今年6月1日起執行,但至今仍未予以備案。其間,起草小組多次奔走于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和流通發展司詢問,一直未得到明確答復。”堅果協會秘書長翁洋洋告訴記者。
“今年8月,中國經濟林協會仁用杏專業委員會向商務部致函,呼吁早日推進行業標準的實施。”中國經濟林協會仁用杏專業委員會會員李建軍表示,用法規、標準進行規范,是促使美國扁桃仁停止使用“杏仁”名稱的重要途徑,不能再讓美國扁桃仁在中國市場繼續用“杏仁”之名來欺騙消費者,損害我國杏仁產業的發展。另據了解,今年9月6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也正式向商務部發去“關于請求盡快對《熟制扁桃核和仁》等行業標準實施備案的報告”,要求盡快備案。
在商務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9月27日,堅果協會與土畜商會又進行了溝通并達成初步共識對標準進行兩處修改:一是刪除扁桃仁的英文名稱;二是在扁桃仁的屬性和定義中增加“進口美國扁桃仁曾用名美國大杏仁”的備注。然而國慶節后,土畜商會又突然不再認可上述共識。
“直到現在,何時備案仍不得而知。”翁洋洋告訴記者。
記者昨天在商務部網站查詢發現,土畜商會隸屬于商務部。記者將上述國標備案情況的采訪提綱以傳真形式發送給商務部負責新聞宣傳的部門,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得到回復。
幕后
杏仁身份成牟暴利噱頭
一個經過科學認定的事實,為何在標準制定中遭到百般阻撓?
“商業利益使然。”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我國銷售的“美國大杏仁”中,90%以上的進口商都是土畜商會樹堅果行業協會的會員企業。“美國扁桃仁的進口價遠低于開心果、美國山核桃等進口堅果,但是經過向國內經銷商批發、分裝等環節進入零售市場后,打著"美國大杏仁"旗號的產品與開心果等產品的價格已基本相當。”堅果協會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其中的利潤多數都被進口商賺走了,"美國大杏仁"果仁大,買杏仁的消費者會很自然地挑大的購買。如果行業標準出臺,等于讓"美國大杏仁"恢復真身,那么將來它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就很難預知了”。
“美國大杏仁”的進口價格和國內零售價格到底有多大的差價?通過以下對比可見一斑。新疆輪臺縣是“中國白杏之鄉”,今年9月,輪臺縣政府向新疆商務廳發去了加快推進《熟制扁桃核和仁》行業標準實施的函,函件中這樣表示:“我區是杏仁和扁桃仁的主產區,原料價格分別為每公斤35-40元和每公斤20-22元。美國扁桃仁以"美國大杏仁"的身份進入國內,原料價格在每公斤23-31元之間,名稱的混淆和價格差距使得美國扁桃仁在國內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對我區杏仁產業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記者昨天在北京市場走訪發現,一袋150克裝的“美國大杏仁”零售價格為18.50元,即一公斤“美國大杏仁”的零售價達120多元。也就是說,“美國大杏仁”的零售價是進口價的4至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