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車留條有誠信
北京晨報:揚州大學附屬中學17歲的學生徐礪寒在放學路上無意撞壞一輛寶馬車的后視鏡,車主不在,他沒有溜走,而是選擇在原地等待車主,因趕著上課,只好留下“聯系紙條”欲賠償。這件事在微博上引起熱議,該學生也因此被網友稱為“誠信中學生”。
斯涵涵:17歲的學生徐礪寒的行為受到廣泛好評,被網友稱為“誠信中學生”,可謂當之無愧。因為在誠信匱乏,道德滑坡的當下,不道歉、不認錯、不負責任乃至混淆是非等言行泛濫成災,儼然形成一個眾人惱之恨之抨擊之卻又不由自主深陷其中的泥潭,徐礪寒的“卓爾不群”尤為可貴。誠信中學生,這里有對“出淤泥而不染”的贊嘆,也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輕心態的艷羨,更是對傳統美德的真誠呼喚。然而我們切莫忘記,這個故事之所以熱傳,還因為它不僅有一個良好的開頭,還在于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車主很感動,讓孩子快去上學,沒要賠償。也就是說車主的大度和良善使得孩子的單純和美好有了附著之處。故此,徐礪寒的誠信和車主的大度構成這個美好故事的二元元素,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環衛工拾金不昧
北京晨報:在吉縣環衛所上班的王青拿著笤帚清掃馬路時,在一個減速帶附近看到一個灰色的、斷了手提鏈的無紡布袋子和一些破紙片堆在路邊。當她清理這些垃圾時,有兩沓鈔票從無紡布袋子里滾落出來,仔細一看,袋子里面還有多捆鈔票,面值都是百元大鈔。王青凡隨后立即打電話報警,經民警清點,這個無紡布包里竟裝有10萬塊錢。經公安民警核實,當天下午,失主領走丟失的錢款。
陳國琴:作為一個環衛工人來說,其每一天的工作,就是通過自身艱苦的努力,為我們營造出干凈整潔、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而這一次,環衛工人王青凡,更是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人性的真善美,她用自己的拾金不昧精神,凈化了公眾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頭感到一種融融暖意。我們深知,愛心與善舉,有著無窮的力量,并可以相互傳遞,對于這位環衛工人來說,當她把巨款原封不動地還給失主時,一定會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豁亮,就算自己的生活很是清貧,但自己因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而能夠贏得人們的敬意,也讓自己擁有人格的尊嚴。
還債局長能擔當
北京晨報:67歲的胡丙申,退休前是山西夏縣鄉鎮企業局局長。夏縣是個財政窮縣,當年他任職時,全縣鄉鎮企業年產值僅2000多萬元,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他以個人名義擔保,為19家企業和個人借貸69萬元,不料到其退休時,只有8戶企業盈利,及時還清貸款,另外11戶無力償還。誠信為本的胡丙申只好自己擔起還債責任,他和老伴靠賣對聯、給人剃頭、開小商店、到農村幫忙拆房砌墻收麥打零工等,10年間連本帶利共還了39萬元。
張培元:權力或許能使個別冷血者更冷血,權力亦能使有道德感的人變得更加溫暖。我們不希望官場中人看了“還債局長”的故事后,因忌憚承擔連帶責任而不敢再幫老百姓做類似的好事實事。而是期待多數官員準確接收“還債局長”傳遞的道德正能量、權力正能量,以謙抑之心對待權力,帶著對民生和制度規則的敬畏,在權力之內、職責之內和能力之內多做助民利民之事,千萬別浪費了彌足珍貴的公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