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歲的吳昊工作已有10多年,在看到“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一部分的時候,他停下了腳步,看著柱狀圖上那些一根根不停往上躥的“柱子”,吳昊深有感觸。教育、醫療、社保、就業、收入分配……這些事關民生大計的領域當中,自然還是“票子”這事最讓他動心。從工資制開始實行,普通職工平均工資突破100元用了30多年,突破1000元只用了10多年,達到2000元更是只用了幾年。而最近的10年,北京市的職工月平均工資更是從2000多元翻到了4600多元。
可巧的是,就在來參觀這個展覽之前的幾天,吳昊在家整理房間,翻出了自己這些年還留下來的一些工資條,邊看邊想起很多有趣的事來。
2001年,吳昊畢業后來到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他對自己第一次領工資的景象還記憶猶新:工資條上的項目名頭很多,分為基本工資、工齡工資、職務補貼、文藝洗禮、崗位獎金等20多項,密密麻麻印了長長的一溜兒,總數是1200多元。
2004年之后,吳昊來到一家文化傳媒公司,有了3年工作經驗的他再找工作,就有了跟老板喊價的資本。當時他跟老板談的試用期工資是2000元,轉正之后2500元。在這家公司,工資是有固定的增長機制的,每過一年就漲500元,4年后,吳昊已經可以賺到4500元左右了。
2008年,吳昊在跟客戶打交道時,竟然被客戶看中。來到這家合資的生物醫藥公司,吳昊感覺一切都很新鮮,要說最特別的,還是工資。這里的工資數額是保密的,每個人都不一樣,而且發放形式似乎還倒退了,不是直接匯入工資卡,而是部門經理分別將大家叫到辦公室當面給錢。開始的工資條也是打印出來,后來升級了,做成銀行的密碼紙一樣,只有撕開才能看到具體數額,弄得很神秘。
吳昊之前的工資一直很固定,每月只要不遲到、不請假,幾乎都是一個數。但在這家公司,每月的工資都是按照級別和職務浮動的。平時的工作量要算考核系數,不僅有個人考核,還有部門考核,還要加上績效排名的獎金,這樣一來,每個月的工資都不固定,有時能拿五六千,有時能“飆”到八千出頭。
雖然收入頗豐,可吳昊還是覺得很不平衡,因為公司那些做銷售的同事,不僅可以不坐班,而且提成和年終獎比他這做行政的要高出好幾倍。在高薪的誘惑下,吳昊申請換到了公司的銷售部。第一個月,吳昊干得特別賣力,賣出了30多萬元的業績,月底經理把他叫去,給了他一個厚厚的信封,告訴他這是他的提成。一接過來,吳昊心里一驚,厚厚的一沓,“手感很好”。吳昊沒好意思當面打開,趕緊把信封塞進提包,溜到樓道間打開一看,竟然有整整兩萬元!“那感覺絕對是一王老五!”
“前幾天,我翻看這些工資條的時候,我兒子也湊過來看,跟我說‘你那時候一個月才掙1200元錢?。俊X得1200元好少,不過這也正常,1200元拿到現在,還不夠他上興趣班一個月的學費呢?!?/p>
說了這么多,吳昊總結了一下,“10年間,我的工資漲了16倍,以前沒細琢磨過,那天翻工資條的時候這么一算,自己也著實嚇了一跳。雖然物價這幾年也是一個勁兒地漲,不過總的來說,小日子過得還是挺幸福的。雖然沒有發大財,但總算是腳踏實地,越來越好?!保ù慃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