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建兩大新 “水缸”
長江之水調出“北京味” 南水北調不會漲水價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示意圖
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團城湖調節池和亦莊調節池,本月26日同時動工,預計明年年底竣工,屆時將成為京城新的水源地及重要的供水樞紐。2014年長江水進京后,將先進入這兩大調節池,在這里與京城原有的水源連接,集中調蓄,統一調配,再進入供水管網,然后流向千家萬戶。
兩座調節池同屬調蓄工程,是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分水、調蓄和水量匹配功能,在向周邊水廠供水的同時,承擔水源切換任務。團城湖調節池位于海淀區四季青鎮玉泉村,緊鄰頤和園團城湖,總占地面積67公頃,由進水建筑物、調節池、分水口和管理設施四部分組成,總調蓄量將達151.3萬立方米,是團城湖蓄水量的兩倍多,接近一個昆明湖的容量。團城湖調節池連接密云水庫和南水北調來水兩大水源,建成后,會將“南水”、“北水”在一個池子里混合、匹配,進行酸堿度等的調和,調出“北京口味”,再配送到各水廠,實現境外水、境內水的統調、聯用。
目前北京自有水源密云水庫僅為“單向供水”,即密云水庫的水只是通過團城湖流向各水廠,調節池建成后將實現“雙路供水”。既有密云水庫的北京自有水源,又有南水北調來水。當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出現突發事故,可緊急切換到密云水庫,保證正常供水。在來水量與水廠用水量不吻合時,實施水量匹配。同時,團城湖調節池還承擔反向供水的重任。如果密云水庫的水不夠,“南水”來京后可反向補充到密云水庫,使后者不用再靠天“吃飯”。
根據統計,2011年北京總用水量37億立方米,其中飲用水約20億立方米,2014年長江水進京后每年供水量約10億立方米,約占全市飲用水一半,水質安全備受關注。北京市南水北調建設辦公室副主任何鳳慈表示,團城湖和亦莊兩座調節池都將是一級水源保護區,實行封閉管理。并且所有的管道、網線都是新鋪設的,專門針對長江水偏酸性、本地水偏堿性及二者中和后的水質研發,可保障水質在檢測指標、口感、色感上都能夠達標。
據了解,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資金約400億元,長江水成本如此之高,進京后是否會拉高水價?北京市南水北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江水進京后,仍實行同網同價,北京居民水價不會上漲。(記者 王明浩)
鏈接:
南水北調進京“三部曲”
北京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按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08年完成團城湖至第九水廠工程(一期),第三水廠,田村山水廠改造。具備接納河北調水3億立方米的能力。
第二階段,2013年年底完成大寧調蓄水庫、團城湖調節池、南干渠、東干渠以及郭公莊等10座水廠的工程建設。2014年汛后實現年接納長江水10億立方米的能力。建成本地水與外調水聯合調度的北京供水系統格局,形成水質保護體系和水質水量安全監測體系,提高北京城市發展的水資源支撐能力。
第三階段,2020年建成10座水廠及聯絡工程、亦莊調節池、56公里配水管網,全面實現配套工程規劃。具備年接納長江水14億立方米的能力,構建全市安全供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