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走私武器彈藥案告破始末
各類槍支93把、子彈5萬余發、槍支配件若干……日前,一起由美國向我國走私武器彈藥的特大案件被破獲,上海海關緝私局與上海市公安局先后在全國14個省(區、市)抓獲犯罪嫌疑人23人。5月20日,包括一名美國國民警衛隊參謀軍士在內的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在美落網,同時繳獲準備運往中國的槍支12支。
“擴音器”中藏貓兒膩
2011年8月25日15時,一件由美國紐約發往浙江臺州申報品名為“擴音器”的快件引起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關員的注意。
“從X光機的圖像上看,這是一臺家用音箱。但是應為音箱空腔的地方卻塞滿了管狀金屬構件,我們當時就覺得異常。”浦東機場海關快件監管處查驗關員小戚表示,機場海關每天需要處理的快件約10萬件,光UPS包裹就有近兩萬件,每件包裹過X光機的時間只有7秒。當時,他只看了一眼就覺得不對勁兒,然后從流水線上取出快件時,發現自己一個人根本搬不動,就更加懷疑了。
拿到查驗場地,再次過X光機,細看之下,就發現了整槍的形狀。開箱查驗時,打開音箱背部蓋板后發現,音箱內部藏有幾樣黃色膠帶包裹的物品,包裹內是手槍9把、長槍部件7件以及槍支配件9件。經鑒定,這批槍支為手槍9把,其他配件可組裝成步槍兩支,槍支配件3件。
疑犯家中搜出“軍火庫”
案情重大,上海海關緝私局與上海市公安局立即成立“8·25案”聯合專案組,其中分為若干個專案組前往全國各地。
接到任務時,上海海關緝私局機場分局偵查一科副科長小程正在看守所審訊,走出大門打開手機,才發現有許多短信和未接電話。“有大案,快來!”小程所在的浙江專案組當晚即奔赴浙江臺州市黃巖區展開偵查。
據調查,犯罪嫌疑人王挺通過網絡論壇與在美國的福建籍中國留學生林某(綽號“老五”)認識。通過“老五”從境外將槍彈及配件夾藏于各類物品中走私入境,王挺在境內收貨后將貨物分裝并快遞至國內各地買家,并將收到的貨款匯給本案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林某(老五的姐姐),再由她電匯給在美國的“老五”。
根據排查摸底,犯罪嫌疑人王挺十分謹慎,經常更換手機號碼,每次去銀行必戴鴨舌帽和墨鏡,因此難以辨認其面貌。
偵查人員決定從王挺的快件著手。根據專案組安排,王挺的快件仍按照原定路線到達臺州黃巖。
然而,在快件達到當天,王挺把車停在快遞站門口,卻遲遲不下車,反而不停撥打電話。事后,王挺供述,由于包裹接受海關查驗耽誤了幾個小時,自己懷疑已經暴露,幾乎放棄了,但是遠在美國的“老五”打來電話,表示這批貨量大,希望他盡量取走。
8月26日傍晚,黃巖下起了大雨,見王挺不停地繞著快遞站兜圈子,浙江專案組工作人員決定先下手為強,趁王挺停車時,從側后方包抄,迅速開門、揪住、摁倒、核對身份,一系列動作在瞬間完成。
“王挺當時還沒反應過來,直到被摁住,嘴巴還沒合上,眼神也十分驚愕。”小程回憶道。
而打開王挺家大門時,輪到偵查人員吃驚不已了。只見沙發、地板、床上,鋪滿了各式槍支和管制刀具。“簡直像發現了一個軍火庫。”專案組成員不由得感慨。甚至在王挺的枕頭底下也塞著兩把他用來“防身”的“掌心雷”。清點工作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四時,專案組在王挺住處共繳獲管制刀具24把,槍支23把、子彈2000多發。
除了交易槍支,王挺還幫人改槍、配槍柄、上油、試槍,在論壇里是個比較出名的“行家”。
他在網上認識美國留學生“老五”也就一年多時間,兩人從未謀面。“視頻聊天時,‘老五’的臉從不出現在窗口,我晚上和他聊天時發現他窗外是白天,才猜測他人在美國的。”王挺事后供述。
被押到上海后,王挺一開始并未供認,但他在生日那天要求工作人員為其買一個蛋糕,“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過生日了。”王挺感動之余供述了所有信息,包括他一共賣過幾批槍、買家是誰,甚至哪個人買了哪種型號,他都記得十分準確。
專案組赴各地追繳槍支
根據王挺供述及其電腦中的銷售記錄,上海海關緝私局與上海市公安局先后派遣了20批力量,前往全國14個省(區、市)追查收繳,抓獲犯罪嫌疑人23名,共繳獲各類槍支93把,其中氣槍20支,子彈5萬余發,其中,確認從美國走私入境的槍支49把,其中氣槍3支。93把槍支中有66支為制式槍支,不乏雷明頓、格洛克、貝雷塔等國際著名品牌,極具殺傷力。
福州是主犯“老五”的家鄉,贓款均匯到那里,由“老五”的姐姐林某接收。這里的犯罪嫌疑人也有好幾個: “老五”的姐姐林某、發小肖某以及同鄉“胖哥”,而如果再遲些行動,“胖哥”就可能成為第二個王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