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山向北眺望中軸線。 饒強攝
由學生組成的文化遺產保護小分隊亮相。 李繼輝攝
中軸線和北海有望躋身《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并攜手申遺。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在組織專家,對古跡進行考察評估。6月9日,在文化遺產日活動現場,北京市文物局首次發布這一消息。
兩年后提名中軸線項目來源: 編輯:于姝楠
“目前,中軸線申遺工作的文本制作、保護規劃和緩沖區范圍劃定等方案已基本制作完畢。這相當于50%的申遺工作已完成。”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說:“按照計劃,我國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名中軸線項目,至少要等到兩年以后。這主要是因為今年申遺項目已經確定為元上都,京杭大運河、云南哈尼梯田等項目也已初步確定申遺時間表。”
等待申遺的過程中,北京市計劃實施一系列文物保護修繕計劃,恢復中軸線風貌。今年5月,一場范圍最廣、力度最大的舊城沿街文物建筑風貌維修工程啟動,維修工程包括故宮神武門、雍和宮、天壇等舊城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6處。一批寄居在中軸線重要文物中的“房客”——如市少年宮等單位將陸續搬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評估考察范圍除了中軸線外,還包括一座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這意味著中軸線項目有望新增內容,為成功申遺添籌碼。
沿街老建筑禁開門臉兒
中軸線沿線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也將增加保護力度。6月9日,北京市啟動了第8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標志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胡同說明牌安裝工作。
據統計,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胡同總面積達19.74平方公里,如果再加上一些平房四合院保護區,總面積超過20平方公里。兩年內,這些胡同將在顯眼位置掛上“名片”,用中英雙語介紹胡同悠久的歷史文化,講述曾居住于此的名人志士的滄桑過往。
“這項工作將由東城區、西城區具體負責。”孔繁峙說,古都保護的手法將更細致,除避免大拆大建,一些沿街古建也將設立規范,嚴禁打洞開門臉兒。舊城內的新地鐵出入口應盡量藏到里側,減少對老街區格局的破壞。
7所學校成立保護小分隊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遺產日市民參與度更高。“遺產日前夕,市文物局聯合郵政部門向中軸線沿線市民發送了3萬張中軸線明信片,征集對中軸線的寄語。明信片的回收率達到80%以上。”孔繁峙介紹。
在活動現場,來自府學小學等7所學校的百余名學生鄭重宣誓,組建“東城區文化遺產保護小分隊”。今年暑假起,這些小隊員將通過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講座、參觀歷史街區胡同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文化遺產保護。 (據《北京日報》報道)
圓明園有望年底開放(相關新聞)
記者6月9日從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座談會上獲悉,今年底,圓明園遺址公園西部地區的山形水系有望清理完畢,向市民開放。屆時,將是圓明園自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后,152年來的首次全園開放。
6月9日是“文化遺產日”,11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代表齊聚圓明園,交流建設經驗。2010年10月,國家文物局認定首批12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北京的圓明園和周口店入選。
圓明園管理處主任曹宇明透露,今年12月底,圓明園西部地區將向市民開放,這也是該園被焚毀后的首次全園開放,目前工程已進行一年半時間。“西部地區曾有清雍正皇帝的農耕場所。盡管原來的建筑已經消失,但山形水系都將清理出來,讓市民感受到這座古老園林的氣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