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紙iphone、ipad熱賣引議 清明節文化如何傳承

2012-04-04 11:06: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清明將至,墓地經濟、祭祀用品、殯葬亂象等話題成為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然而紅紅火火的節日經濟是否有助于發揚節日文化?紙iphone、ipad熱賣,是走味的祭祀還是新習俗?民族傳統文化如何傳承發揚?有待深思。

紙iphone、ipad熱賣 走味的祭祀還是新習俗?

祭祀一直以來都是清明節的重大內容,這一傳統習俗綿延千年,至今盛行不衰。清明掃墓、祭拜祖先,蘊含著人們對先人的緬懷追思,同時慎終追遠、教育后人,增強后代的家庭榮譽感、家庭責任感及社會責任感,是清明極具象征意義的紀念活動。

祭拜祖先的傳統方式之一便是給祖先燒冥幣、紙金元寶。現在市場上祭祀用品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呼應現世的紙LV包、奔馳寶馬、別墅等祭祀產品層出不窮,今年更出現了紙iphone、ipad這樣時髦的科技產品,令人噓唏感嘆之余不由反思,這算是一種新習俗還是走味的祭祀?

由紙iphone、ipad熱賣可見某些地區燒紙錢等傳統祭掃方式還是很流行,甚至出現攀比的惡俗現象,攀比誰家的墳墓氣派,誰家墓前堆放的鞭炮多、誰家燒的“房子”大……有學者指出,這種行為不僅毫無意義,而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這種低俗的風氣、走味的祭祀應加以堅決抵制。

許多網友也認為,在提倡低碳環保、綠色生活的今天,燒紙錢這種祭祀方式已經不合時宜。政府一再向民眾倡導清明期間文明祭掃,希望祭掃者用鮮花代替焚燒紙錢,只要心中有清明,鮮花最表哀思。

除了呼吁人們改變不良祭祀方式之外,政府還鼓勵人們參與新興環保祭祀方式,如網上祭掃、公祭、海葬、樹葬等,這些新興祭祀方式和殯葬形式已漸漸被人們接受。在網上建立檔案,鼠標輕點,即可向先人敬獻鮮花,即使身處不同地方,也能和親人朋友共同拜祭,這也不失為一種文明科學的祭拜方式。

天價墓地、殯葬暴利被熱炒 節日文化受冷落

每年清明節期間,天價墓地、殯葬業暴利等消息滿天飛,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事關經濟民生,民眾自然反應敏銳。然而,造成這些亂象原因有許多,土地資源有限性和稀缺性、市場經濟作用、市場行為不規范等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市場整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墓地資源的有效性及市場經濟的作用,影響著殯葬業的發展。媒體把焦點過多集中在殯葬業亂象上,雖然可以對負面現象起到監督作用,但同時也會起到示范的反作用。當商家看到大量殯葬業亂象的報道,發現既然殯葬市場如此有利可圖,人人都不自律,為何我要自律?馬克思曾說過,“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家就敢鋌而走險。”更何況是面對暴利的誘惑,多少商家能夠禁受得住?所以我們不宜過多炒作殯葬業亂象,令清明節過度商業化,讓濃濃的商業色彩淹沒了本該追思親人、敬賢懷德的情懷。

另一方面,殯葬業現狀如此混亂不堪,與國人傳統喪葬和祭拜習俗有關。市場經濟,有市才有價。正因為國人入土為安的喪葬觀念極重,商家才有了有利可乘的機會。然而,現在全球人口已經突破70億,土地資源卻有限,活人居住空間尚且不夠,墓地資源水漲船高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當人們改變觀念,移風易俗,接受新的殯葬方式,比如海葬、樹葬等環保方式時,墓地經濟或許就會逐漸消失。

節日經濟遭熱炒,傳統節日文化卻很少能引人關注。讓更多中國人了解清明節的本來面目,看到它所寓意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時,摒棄陋習,淡化銅臭味,讓獻花、植樹、“天堂信箱”、網上祭奠這些文明祭奠方式取代“攀比燒錢”的惡俗,這也是人們應該關注的方面。

八成90后不知清明節來歷 傳統文化應如何傳承?

曾有媒體報道稱,八成90后不知道清明節來歷,過半白領只知放假不知節日意義,引起人們對清明節文化傳承問題的關注。

民俗專家一致認為,清明節傳統文化內涵是緬懷先人、表達哀思,并且慎終追遠,讓后世懂得道德敦厚和感念祖德的道理,讓活著的人在追思中感悟并傳承個體、家庭乃至民族的優良文化。

“清明不只是掃墓祭拜,這一天里還有插柳、蹴鞠、放風箏的風俗”,知名作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認為,“當這些民俗消失殆盡時,清明節的內涵也將隨之消亡。”

馮驥才表示,國家舍棄3天的GDP,而將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增補為法定節日,不是件小事。他說,當前有不少公眾特別是年輕人不了解節日文化內涵。因此在平常的節日里,生活也是空空蕩蕩、無事可做。久而久之,傳統節日便退化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據了解,韓國的端午節至今仍保留著蕩秋千等傳統,日本的櫻花節也必須穿和服。而中國人在清明節,除了掃墓祭拜,卻并不清楚在這一天里還有插柳、蹴鞠、放風箏的風俗。“當這些民俗消失殆盡時,清明節的內涵也將隨之消亡。”馮驥才希望,讓大眾特別是年輕人集體認同清明節的文化精神,才是對這一法定節日的最好尊重。

如何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各專家學者建言建議眾多。有學者認為,應讓大家重視清明節,因為過清明是一個對傳統習俗溫習和體驗的過程,能讓活著的人在追思中感悟并傳承個體、家庭乃至民族的優良文化。更有學者提議,應倡導全民重溫中華經典,從小培養孩子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對弘揚民族文化更具普世意義。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馮媛

編輯: 馮媛  標簽: iphone ipad 清明節 祭祀 文化傳承  

精彩熱圖

北極熊寶寶亮相德國動物園

6000朵玫瑰插馬桶,美院教授另類示愛引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