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洋26航次4月將在三亞起航
記者9日從在青島舉行的中國大洋26航次工作協調會上了解到,由“大洋一號”船執行的中國大洋26航次,計劃于4月18日在海南三亞起航,預計執行全部航次需380天。
據大洋26航次組織實施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介紹,中國大洋26航次計劃分為9個航段,計劃在西北印度洋安排1個航段,北大西洋安排1個航段,南大西洋安排3個航段,西南印度洋安排4個航段。這個航次將以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和生物資源調查為主,兼顧相關區域生物、環境和基礎科學調查。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長劉心成在中國大洋26航次工作協調會上介紹,由于“大洋一號”執行大洋科考回港時間短,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在“大洋一號”執行中國大洋22航次途中就組織編擬了修理工程單,2011年12月25日完成了修理招標,2012年1月5日船進入上海閔南船廠修理。
“這次‘大洋一號’船總共修理350項,包括塢修28項,甲板修理104項,輪機修理171項,增改裝7項和追加工程40項。目前,這些項目均已修理完畢,通過了船檢驗收并獲得了船檢證書。”劉心成說。
據了解,增改裝項目主要包括應急配電板換新,應急發電機組換新,工作艇換新,主機曲軸箱油霧濃度報警換新,以及冰庫重新裝修、古野進口雷達換新和救生筏吊換新等。
據介紹,為做好中國大洋26航次船舶保障工作,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經確定156人為參航人員,其中53人為后備人員。這個航次船長依然由曹業政和甄松剛輪換擔任。
據了解,在中國大洋26航次中,科考隊員將通過多波束、磁力和重力等手段獲取熱液區地球物理資料;憑借電視抓斗、中深鉆和拖網等儀器,獲取硫化物、巖石和沉積物等樣品;利用水下機器人(ROV)拍攝熱液噴口區錄像和照片并獲取噴口區樣品。
“大洋一號”是我國大洋科考的功勛船。2010年12月8日至2011年12月11日,“大洋一號”圓滿完成了中國大洋22航次環球科考,經歷9個航段,穿越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三大洋,航程64162海里,船舶主機累計工作達9845小時。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