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被弄碎的官窯盤。
朝天宮展出的同批出土的盤子, 一發黃一發青。
汪興祖墓出土的玉帶。
“故宮打碎哥窯”一事日前成為新聞焦點,近日更有消息稱:這個被打碎的“盤子”是在南京中華門外出土的。那么,這個碎成六瓣的“哥窯”與南京到底有何“糾葛”呢?記者昨日對此進行了采訪,驚訝地發現故宮對外宣稱的很多信息竟不準確:這個破損的“盤子”不是哥窯,而是官窯!
至于這個官窯盤如何從南京來到故宮,背后更是大有內幕——
“故宮當年是用一堆明清瓷器換得了其中兩只盤子。”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工作、親自參與發掘的原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季士家先生,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
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當年這只官窯盤出土地并非此前報道的南京中華門外,而是中央門;并且出土的也不是“11件盤子”,而是12件,目前其中的兩件正在朝天宮展出。
而昨晚最新消息顯示:針對故宮“對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對負有領導責任的該部門主要負責人給予行政警告處分”,網友認為處理“偏輕”,而故宮則稱處理有依據但不便對外公開。
南京專家糾正
故宮又說錯了
本報揭秘:
1故宮當年“換”走了兩只盤子,破碎的正是其中一只;
2出土地是南京中央門,并非中華門(前者城北,后者城南);
3當年一共出土了12件官窯盤,并非此前故宮專家說的“11件”
南博專家 驚爆 故宮錯誤
破碎的盤子
從中央門出土,不是中華門
一共出土12件,不是11件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朝天宮的南京市博物館。一位文物專家正在讀手中的《揚子晚報》,他一見記者就指著報紙說,“果然是的!我前幾天在電視里一看,就像是上世紀70年代在南京出土的汪興祖墓里的瓷盤。”接著他話鋒一轉,指出故宮器物部副主任介紹的這件破損文物的名稱、來歷以及數量都有錯誤。
“錯了,要糾正一下。”記者問哪些地方錯了?該專家回答有三個錯誤:“首先,故宮稱破損的盤子是宋代哥窯盤,錯了,應該是南宋官窯青灰釉瓷盤;其次,當年出土的汪興祖墓不在南京中華門,而是在中央門;第三,汪興祖墓一共出土了12件大小基本相同的官窯盤,不是此前報道的11件。”
隨即,這位專家帶領記者來到朝天宮新展館《瓷珍雅集》展覽大廳,“你看,當年出土的12件盤子中有兩件正在這里展出。”記者湊近細瞧,發現果然和電視里公布的那件破損盤子外觀很接近。在柔和的燈光下,并列擺放的這兩件瓷盤顯得高貴而典雅,只是一件顯得發青,一件發黃。專家解釋,發黃的主要是土沁造成的,實際上應該帶點微微的青色。他說,除掉兩件已經在故宮之外,其余的8件瓷盤都完好無損地保存在南京市博物館的庫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