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7日從三峽集團公司獲悉,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日前組織專家對三峽工程氣候效應進行了分析評估,評估顯示:近年來長江流域發生的大范圍旱澇災害,主要是由大尺度的大氣環流和大范圍的地表熱力異常造成,將其與三峽工程相關聯缺乏科學依據。
三峽公司公布了專家所作的《三峽水利工程氣候效應分析與評估》報告部分內容。報告說,三峽工程建成后,庫區周邊地區氣候條件未見明顯變化。三峽工程僅對庫區附近20公里范圍內的氣溫、降水有一定影響。
氣候模擬結果顯示,未來20年,長江流域氣溫仍將升高,長江上游地區降水量和強降水事件可能增加,中下游地區降水量可能減少,干旱發生頻率和強度呈增大趨勢。
三峽集團總經理陳飛表示,權威氣象部門的評估有助于國內外公眾進一步客觀了解和認識三峽工程。
據了解,三峽水庫水面面積約1084平方公里,水庫庫容約393億立方米,在世界水庫中排名20位以外。世界上水庫庫容最大的是津巴布韋與贊比亞合建的卡里巴水庫,庫容高達1840億立方米,相當于三峽水庫的4.68倍。
來源:新華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