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沒有‘一班’”
除了在招生宣傳上“做手腳”,犯罪嫌疑人在開展項目過程中,也需要維系學員對洋高校和洋文憑的“信賴”。
犯罪嫌疑人余某在供述中承認,在先前的宣傳中,他們向學員隱瞞了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學院不具有頒發MBA、DBA學位證書資質的事實。但在2010年4月,有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發現了這一事實,他們只好采取補救措施,讓在美國的合伙人去申辦相關認證。
另一犯罪嫌疑人供述,在有學員發現在美國教育部門的網站查不到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學院的名字后,他馬上向公司負責人反映。公司負責人反饋說相關資質正在辦理,但“到我們被抓的時候這個還沒有辦成”。
此后,犯罪嫌疑人在招生宣傳的承諾書中加入了相關的認證承諾,但同時注明得在2013年才能查詢到相關資料。
中國青年報記者還了解到,一些犯罪嫌疑人為應對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疑問,還專門準備了文檔,供陪同學員聽課、負責簽到事宜的教學助理“應急”。
記者在檢察機關查獲的、由犯罪嫌疑人制作的一份名為“臨時出現的問題和突發事件”的文檔中看到,上面列出了“學員要求看授權書或相關的證明”、“我想去本校學習你們學校可以發正規的學習邀請函嗎”、“我們的學位在國內和國外認可嗎”等條目。
而在該犯罪嫌疑人從事的“美國理工大學”招生業務的材料中,還有一份“話術單”,針對“美國理工大學這所學校在我們國家認可嗎”等16個問題,提供了相應的回答。
記者發現,相應的回答多半避實就虛。例如,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是:美國學校的學位在全球都是認可的,因為中國的教育制度不一樣,必須出國學習半年以上才能在教育部學位辦備案并在留學生服務中心做認證才能得到認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教育學位互通互認。
而對“我沒有研究生的學位證書能報名嗎”的問題的回答是:“我們的學校的學位是注重能力和素質教育。工作經驗很重要!您參加工作幾年了?”
恰恰是對報名者有工作經驗的要求,讓范蓉梅覺得犯罪嫌疑人開設的項目課程是“有門檻的”。
“他們在招生簡章上對入學條件作了規定,還有資質審核,要求學員具有大中型企業從事中高層管理工作8年以上的才能報名。這種報名要求給人的感覺是,這個班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報名的。”范蓉梅說。
記者在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學院2008年底發布的招生簡章上看到,對報考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的入學條件有3條,前兩條分別要求學員具有碩士研究生學位證書,或具有碩士研究生同等學歷證書并累計工作經驗3年以上,而第3條則要求報名者“大學本科畢業,在大中型企業從事中高層管理工作8年以上,在企業管理方面有獨到見解,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影響力,經校方資格評審認可者,可以同等學力報名,經校方評估考核后可入學”。
事實上,正是這一條件將這些洋高校的招生對象框定為“企業高管”。
“他們要求報名的人提交材料進行資質審核,還說要把英文的材料送到美國去審核,通過后才能入學。”范蓉梅說,“第一次聯誼的時候,教學助理對我身邊的一位老總說,您的材料還沒通過審核,暫時不能報名。這些都讓人覺得入學的條件比較苛刻,上這個項目課程班是比較有譜的。”
但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實際上,所謂的外送審核只是“緩兵之計”。“當時的那位老總沒有交學費,所有先交過學費的人都通過了審核。后來該老總交了學費后,也通過了審核。”范蓉梅說。
最讓范蓉梅感到犯罪嫌疑人騙術老到的事情發生在開學后。
“我們班有30多人,當時是‘二班’。他(指犯罪嫌疑人——記者注)告訴我們還有一個‘一班’,當時已經畢業了。這就讓大家相信,他這個項目是辦了一定時間的。”范蓉梅說,“開學第一天結束后,大家吃飯聯誼,現場來了一個女孩子,被介紹說是作為‘一班’的學員代表,和大家一起交流,并說‘一班’的學員已經如何如何了。”
但后來,范蓉梅和她的同學對課程質量有所懷疑,希望犯罪嫌疑人提供“一班”的名單,要找“一班”的人核對相關事實時,“他們連一個學員也拿不出來”。
“后來我們才知道,根本沒有‘一班’。”范蓉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