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禁毒日)如何遏制“毒星”之禍——娛樂圈演藝明星涉毒現象透視
資料圖:網絡上關于明星涉毒的帖子(6月25日攝)。隨著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來臨,關于禁毒的討論近期在網上持續升溫。明星涉毒、新型毒品和戒毒康復,成為網民熱議的三大“禁毒話題”。作為公眾人物的明星涉毒接連曝光,令網友大感失望和痛心;新型毒品加速蔓延,同時吸食人員低齡化,令網友深感憂慮;如何戒除毒癮仍是世界性難題,在強制戒毒之外,社區戒毒康復不可或缺,網民呼吁社會各界應對戒毒人員給予更多人情關懷。新華社記者秦晴攝
孫興、莫少聰、滿文軍、含笑、謝東……近年來,一些演藝明星因曝出涉毒新聞,成為飽受詬病的“毒星”。
今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許多演藝明星是青少年的偶像,因此明星與吸毒屢屢聯系起來,讓人在痛心之余感到震驚。警方資料顯示,當前青少年吸毒中,“效仿明星”成為一個重要原因。
為什么娛樂圈會“毒星”頻現?怎樣才能遏制毒品對娛樂文化的侵蝕?如何加強對娛樂圈“毒禍”的監管?這些,都成為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
明星“涉毒”多為合成毒品
“自己只是找個‘樂子’,不會成癮,也不構成犯罪。”這是警方資料中,不少“毒星”對自己吸毒的看法。明星所吸的毒品,冰毒、搖頭丸、K粉、“開心水”等占了絕大多數,這些都屬于合成毒品。
國家禁毒委發布的2011中國禁毒報告中指出:“合成毒品”的某些藥理特性(情緒高漲、思維活躍等),很容易被年輕人和高工作強度的人接受,認為使用合成毒品是增強個人表現的一種時髦生活方式,進而繼續使用逐漸發展到成癮。
合成毒品不同于傳統毒品的成癮性特征,易被群體性使用和娛樂性使用,這些特點使合成毒品危害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霸趭蕵穲鏊褂肒粉、搖頭丸的年輕人,往往認為這些毒品的成癮性較低。”北京大學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鮑彥平說,“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合成毒品會導致很強的精神依賴。”
明星涉毒屢屢曝光,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一些人認為某些明星、名人也使用合成毒品,合成毒品的使用是休閑娛樂活動的正常組成部分,從而盲目嘗試合成毒品。專家指出,“名人吸毒會給青少年傳遞一種錯誤的信息,甚至破壞了政府部門為減少和預防吸毒做出的努力。如果明星們也抵御不了毒品的誘惑,而且可以一邊吸毒一邊繼續活躍在銀幕或舞臺上,這讓青少年無法相信政府和醫生提出的‘毒品有害’的警告?!?/p>
近年來,我國合成毒品問題日益嚴重,濫用人群迅速增加。國家禁毒委統計顯示,每年新發現濫用合成毒品人員均在10萬人以上。除了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和娛樂服務場所從業人員外,還涉及演藝界、公司管理人員、公務員和學生等。合成毒品危害的最主要人群是青少年。目前合成毒品濫用低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廣東部分地方查處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中,80%的案件是因吸毒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