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江西省九江縣城子鎮,種糧大戶農民張國周面對因干旱無法栽種的稻田農田欲哭無淚。原本處于春夏多雨季節的江西,卻遭遇歷史罕見旱情。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年份。新華社發(胡國林 攝)
受長江中下游50年來最嚴重旱情影響,上海近來出現罕見“反季節”咸潮。不過,上海水務局有關人士今天表示,目前上海供水仍保持總體平穩,居民生活用水不會受到影響。
咸潮,又稱“鹽水入侵”,是一種天然水文現象。當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體變咸。在上海,咸潮入侵一般發生在冬春兩季,至4月已很少見,即使有,也只有兩天左右,5月份則極為罕見。但今年4月下旬至今,已發生了三次大規模咸潮,且持續時間均超過6天,如4月下旬咸潮入侵歷時9天16小時,持續時間為近10年最長,取水口氯化物濃度最高達1214毫克/升,而國家標準的取水濃度為250毫克/升。眼下這次咸潮也還在持續中,至25日凌晨已歷時7天,預計還可能持續兩天。
據分析,上海今年咸潮異常入侵的主要原因,是長江中下游持續干旱導致的長江徑流量減少。5月份以來,長江大通檢測點的流量一直徘徊在1.5萬立方米/秒左右,為歷年來最少。“若近期長江中下游旱情持續,流量沒有明顯增加,預計長江口咸潮入侵情況仍可能延續。”水務局人士表示。
咸潮入侵,位于長江口的上海陳行水庫首當其沖受到影響,而該水庫供應上海中心城區300萬居民的用水。為減輕這一影響,上海發揮最近建成的我國最大“蓄淡避咸”式河口江心水庫——青草沙水庫的作用,該水庫容量達5.3億立方米,咸潮期可連續供水68天以上。由陳行水庫供應原水的兩個水廠原計劃5月下旬改為青草沙水庫供水,相關部門將此工作提前至4月下旬完成。而至6月中旬,青草沙原水系統將進行中心城區最后一次切換,屆時上海中心城區的原水將主要由青草沙水庫提供,惠及千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