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0日零時,共有42800余名大學生在北京市1000個社工崗位的報名中獲得考試資格,考錄比例為42:1,超過了此前全市公務員考試的考錄比例13:1。
雖然此次社工報考火熱異常,但日前一項網絡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身邊缺乏能提供專業服務的社工人才。社工缺口大、流失率高、社會認同感低等一系列問題浮上水面。與此同時,用北京戶口獎勵社工的規定也引發熱議。
工作中的社工。資料圖片
社工在社會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用戶口獎勵社工的做法是否可行?我國現行社工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應當如何改善?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迎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教授史柏年、北京社科院城市研究所所長于燕燕三位社工專家。
“社工不是誰都可以做的”
在國外,社工被視為“社會的醫生”備受尊重,然而在國內,社工卻遭遇了社會地位低、人才缺口大、流失嚴重等一系列問題。史柏年將原因歸結為兩條:一方面,人們(包括政府和決策者)對社工的認識普遍不到位,認為這項工作誰都可以做,但其實不然,社工不是志愿者或義工,他們與律師、會計師一樣同屬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較低的待遇使社工難以安心持久地做這份工作,從而帶來社工人才流失等后續問題。
“社工不是誰都可以做的。”李迎生解釋道,實際上,專業社工主要通過專業知識和技巧為老弱病殘、流動人口、婦女兒童、貧困戶等弱勢群體提供服務。他們不僅要幫助解決工作對象基本生活層面的困難,更要在心理安慰等精神方面對弱勢群體進行幫助,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通過啟發、引導并培養使之具備自己幫助自己的能力。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具備一些專業技巧和方法,比如個案工作法、小組工作法等。這不是一般的志愿者所能掌握的。
北京社科院城市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于燕燕將“一般社會工作者”與“專業社工”兩個概念做了認真比較。在她看來,北京市此次招聘的是“一般社會工作者”,因為對報考者沒有專業上的限制。而近期媒體所報道“社工人才缺口大”,則主要指“專業社工”。她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在醫療事故的調解中,被醫患雙方寄予了希望和信任的客觀調解者必須掌握相當的醫療專業知識,這就需要“專業社工”的參與。因此,她認為“專業社工”在中國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很大。
“我國社工教育實踐遠遠不夠”
史柏年認為,中國社工地位低的現實是由社工人才的教育培養模式決定的。首先,對職業定位的不明確或者過低,導致很多人不會選擇這個專業,“選擇了不一定安心學,學好的也不一定在這個領域就業。”其次,相應的配套制度不足。盡管現在也有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但對參加考試人員條件的要求并不專業。準入制度的缺失導致培養與使用分家,在社會銜接上出現脫節。再次,盡管中國的社工人才建設近年來在專業教育方面發展迅猛,但多半是關起門來搞教育,脫離實際。“這種孤立、超前的教育模式,反過來會使社會對社工人才專業教育的必要性產生懷疑。”
“我國的社工教育實踐遠遠不夠!”李迎生介紹道,在國外,社工專業的四年本科教育中有兩年在實習,研究生也有一年的實習時間,這是我們現在的社工教育無法做到的。此外,我國專業社工的教學方案主要是全科式的基礎理論學習和技能培養,向西方借鑒較多,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中國不太適用,這就面臨教學內容本土化的問題。比如,西方的價值觀是個人主義至上,要求為工作對象保密,尊重個人隱私,不能代替當事人作決定等,這在我國的一些具體問題上并不適用,比如對低保戶進行公示的規定等。
史柏年的觀點與之不謀而合:“社工是文化敏感性很強的職業,必須與本土的文化習俗、制度背景結合,才能發揮工作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