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消協統計,我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用于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清明節當天,全國“白色浪費”便高達100多億元。清明節即將到來,因清明掃墓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日益凸顯,關于文明祭祀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往年清明上墳買東西也就花30多元錢,今年僅燒紙就買了50塊錢。”昨日,距清明節還有一周多,68歲的南岸區融僑半島小區的王蘭芳老人早已將清明祭祀用的物品準備齊全,今年,她還特別買了“手機”、“電腦”、“汽車”、“別墅”等“高檔”祭品。
“每樣東西都不貴,但加起來卻不便宜。一共花了85元!”家住渝中區張家花園的市民何文芳以自己購買的祭祀用品給記者算了筆賬:金元寶20元,燒紙30元,冥幣10元,供香10元,供果15元。記者調查發現,準備清明祭祀的人多少都購買了紙錢、冥幣等祭祀用品。
“如今一些人祭祀燒紙與其說是緬懷死者,倒不如說是活人為比闊爭面子。”家住江北區東方花園的市民李青林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以鮮花祭祀逝者,這種祭祀方式既高雅又時尚,而且還能美化環境。
家住渝中區大溪溝的黃波說,祭祀只是一種形式,只要能達到寄托哀思的目的,換種形式又有什么區別?
九種文明祭掃方式
音樂祭祀:播放逝者生前最喜愛的歌曲。
鮮花祭祀:用菊花、百合花以及逝者生前最喜愛的鮮花祭掃。
社區公祭:專職禮儀師進駐社區,由社區組織轄區居民敬放過逝親屬遺像,逝者家屬宣讀祭文,公祭群眾敬獻鮮花。
植樹祭祀:以植樹的方式祭奠故人。
網上祭祀:在互聯網、殯儀服務網站開展網上祭祀。
簽名祭祀:組織群眾集體簽名。
放飛思念:組織居民開展放飛白氣球、放飛思念的活動。
家庭追思會:將逝者的照片、錄像資料制作成光盤,組織親人觀看。
洗墓祭祀:清洗逝者墓碑。
來源:重慶晚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