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極端天氣一起登場?不能全歸咎于氣候變暖
電影《2012》上映后,不知是巧合,還是讖言的實現2010年陷入了一連串極端天氣的泥淖之中。中國科學家發現:20世紀后50年,中國東部極端旱澇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強度沒有超出歷史平均水平。
如果在地圖上把今年受災地區標注出來,我們可以發現,極端天氣一齊登場,幾乎波及整個中國。整個版圖就像被打漏了的沙袋,幾乎所有省份都受災。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8月4日發布的消息稱,今年干旱、洪澇災害席卷了28個省份,全國滿目瘡痍。
極端天氣事件是指天氣、氣候的狀態嚴重偏離平均狀態,幾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近些年來,眾多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后,“全球氣候變暖”幾乎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個標準答案。
現在每每談到極端天氣的成因,似乎總繞不開“全球氣候變暖”,為何“全球氣候變暖”會成為千夫所指的罪魁禍首呢?對此,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研究員表示,氣候變暖目前是一個得到國際公認的長期變化。他指出:“正是全球氣候變暖這個趨勢和背景,使得極端高溫事件趨多趨強,氣候異常的可能性會有所增加。但事實上,每一次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都是多種氣候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導致不同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并不能完全都歸因于氣候變暖。”
世界氣象組織:百年一遇極端天氣或變20年一遇
以往100年將才出現一次的熱浪,將可能變為20年出現一次的程度。等到了這個世紀的尾聲,在2003年歐洲夏天遭遇的那種極端炎熱可能不再顯得很特別。
盡管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指出,目前的大氣環流形勢與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期間的大氣環流形勢有很大不同,但人們對雨雪冰凍災害是否再現仍心存憂慮。更讓人感到混亂的是:不是都說暖冬了嗎?怎么冬天還這么冷?
在經歷了去年年初和年末兩次讓人印象深刻的寒潮之后,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博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010年很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熱的一年。百年一遇的災害將可能變為“二十年一遇”。到本世紀末,一些現在看來少有的極端天氣事件將不再顯得很特別。本組稿件綜合新華社、宗欣、《人民日報》、《廣州日報》等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