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
● 慎用微信“搖一搖”,以防搖出犯罪分子。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搖一搖功能,搭訕女性用戶,一旦見面,立即實施搶劫。
● 慎用定位,保護隱私。不法分子通過智能手機簽到定位目標實施侵害。
● 小心假號碼來電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可利用任意顯示來電功能,讓你的來電顯示某個特定的號碼,然后再告訴你這是公安局,他們是警官。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道,“科技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也拉近了你與犯罪分子的距離。”洋涇派出所民警在進才中學的一場關于網絡信息安全的講座中說道。
10月19日,浦東公安分局洋涇派出所“平安洋涇巡回宣講團”來到上海市進才中學,為學生剖析智能手機使用中的安全隱患及防范技巧。除了入校宣傳,浦東警方還通過微博面向廣大市民宣傳防范知識。
智能手機帶來了更為便利的通訊方式,更為豐富的娛樂活動,但隨之衍生出不少的安全隱患,如“微信搖一搖”、“地理定位”、“虛假來電顯示”等,尤其是“地理定位”功能,能讓犯罪分子輕易獲取大家的行蹤,從而實施不法侵害。
宣講團成員洋涇派出所民警張穎川介紹說,微信作為新生事物,較易為年輕人所接受,但部分年輕人防范意識較差,很容易輕信對方,不加辨識與對方見面約會,成為被侵害的目標。此類案件的作案手法比盜用QQ號視頻聊天冒充親友實施詐騙的案件更為直接,成功率相對較高。
“我們是不推薦學生隨意使用微信的,因為通過這種方式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又相對較弱,一旦遭遇不法分子,有時很難保護自己。”近期就有利用微信實施犯罪的案例,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搖一搖功能,專門搭訕女性用戶,一旦見面,其就實施搶劫。
“如果說‘微信’還只能暴露一個大致方位的話,那地理定位可徹底告訴全網絡你在哪里,這種危險可不是鬧著玩的。”宣講團成員洋涇派出所民警張誠說。
據張誠介紹,“十一”長假前就有一名洋涇地區的高中生由于在網絡泄露了地理位置,遭到網友的搶劫。
長假前的最后一天,洋涇地區的一位高中生將放學后的行程發在一個社交網站上,并不時更新所處的位置。然而,在與他網上打得火熱的朋友中,有多個社會青年。放學后,當這位同學快走到地鐵站,兩男一女社會青年迅速出現在他面前,要搶他的蘋果手機。幸虧天色尚早,該同學呼救,雖然手機沒有被搶走,但被摔在了地上。經查,兩男一女正是長期盯著該同學發布的“簽到”等真實信息掌握了他的去向。
在講座中民警還提到了電話詐騙現象。“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只要你來電顯示號碼‘110’,就是詐騙電話。”民警張穎川在講座中提醒學生,110是熱線電話,只可撥打,但不會回電。張穎川還希望學生回家后告訴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
但是也有學生對民警的防騙提醒不以為意。一位聽宣講會的女生告訴記者,平時使用微博也會加一些網友,有一些認識多年的網友還會一起出去玩兒,從未遇到危險。
洋涇派出所副教導員劉文濤介紹,正是針對學生與陌生網友交友警惕性不高的情況,洋涇派出所組建了巡回宣講團,并進校園面向學生開展了這次防范宣傳。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