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報道,“身在外企成為十八大代表,我非常意外,感覺責任重大。”新上海人盛莉是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黨支部書記、中國區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經理,也是上海唯一來自外企的十八大代表。她作為黨員,在公司并購中為員工謀福利,贏得了員工的支持。她帶領黨員在工作中沖在前面,讓外籍老板對中共黨員也開始刮目相看。她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外企中黨組織同樣重要。
現在作為黨代表,她又多了一份責任,希望黨員在更多外企的發展中能發揮引領作用。
談日常工作:
公司并購,不讓員工利益受損
“70后”的盛莉是新上海人,由于工作繁忙,平時說話的語速很快,但思路清晰、表達干脆利落,偶爾會夾帶一兩個英語單詞。她2005年來到上海,進入現在公司的前身——光橋科技,一直負責公司的人事管理工作。職位從公司的人事總監到現在成為中國區人力資源經理,負責多個城市的人事管理。剛進公司時,盛莉對當時人事工作的“簡陋”感到驚訝。人力資源部除了她,只有一個剛剛從前臺轉來的薪資專員,公司的各種人事制度也都是空白。盛莉入職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著手建立人力資源部門的架構,然后雷厲風行且嚴謹地制訂了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公司的人事管理很快走上了正軌。
盛莉剛進公司不久,西門子公司就開始接觸談判并購事宜。當時很多員工對并購存在顧慮。擔心并購后無法進入西門子,薪資會受到影響,甚至擔心會被新公司裁掉。作為人事部門的負責人,盛莉參與了長達一年多的并購談判。在向記者回憶這段經歷時,“太難了”這三個字不斷被盛莉重復。她認為,不管多難,在同事的前途方面是不能讓步的。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2006年并購正式達成,原來公司的員工全部和西門子公司簽訂了工作合同,薪資待遇也都得到了提升。“現在想想依然覺得很欣慰。”盛莉說,僅僅過了一年,西門子和諾基亞再次并購,成立了現在這個公司,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次并購人事工作過渡得較為順暢。
作為人事部門的主管,如何通過提升員工能力,讓公司更好發展也是盛莉這幾年的主要工作。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很多研發項目出于成本和新興市場的考慮,開始從意大利、德國等發達國家轉移到中國。這樣,金融危機對諾西中國反而成了機遇。但這些項目對人有更高的能力要求,如果不能很好的完成,公司的發展機遇將會從眼前劃過。這些項目初期會有些外籍專家過來進行指導,盛莉除了激勵員工短期內學到專家的知識,還專門制訂和加強了勝任力管理制度,并且特別設立勝任力專員。工作就是對員工的勝任力進行測評,如果發現某位員工暫時無法勝任一個項目需求,會盡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最終公司的外來項目逐漸增多,從2008年至今,公司員工人數又增加了數百人。
談黨員引領:
黨支部讓公司、員工受益,外籍老板由謹慎變支持
盛莉最初在南京工作,工作幾年后重新回到校園攻讀碩士研究生,重回校園期間她入了黨。“當時看到身邊很多優秀的人都是黨員,自己非常羨慕,希望和他們一樣。”2006年起,盛莉擔任諾基亞西門子公司的黨支部書記。她坦言,在外企做黨支部工作難度很大,首先外企的管理者因為不了解,對待黨支部工作總是抱著一份謹慎的態度。而且外企員工的入黨積極性相對較低,這些都制約著黨支部的建設。
但是在盛莉的努力下,諾西黨支部對公司的作用卻不斷擴大。盛莉表示,這首先得益于黨員的引領作用得到發揮。
此外,諾西黨支部定期的組織生活也常常以公司的經濟發展作為切入點。盛莉認為,一成不變的支部會議與學習文件不能是黨支部學習的全部。黨支部不應該游離于企業之外,它更應利用自己的優勢主動參與到企業的發展之中。所以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與一段時期內的主要目標,盛莉常常帶領黨員一起開展專題研討會。如結合“科學發展觀”學習,支部研討“如何吸引公司研發重心更多地向中國轉移”。
黨支部讓公司受益,老板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當初,時任CEO的美籍老板曾擔心地找她談話,希望盛莉“淡化組織形式”。到2011年,這位高管開始主動詢問盛莉“黨支部活動是否需要支持”。而黨支部在員工的支持下也更加壯大。原來公司有200個人,只有約10名黨員。現在公司有900人左右,黨員約有90人,而且80%是公司的中高層、研發核心人員等骨干。
談代表履職:
讓外企黨員更積極、更活躍
提到能夠當選十八大代表,并且是上海73位十八大代表中唯一一位來自外企的黨代表,盛莉感到強烈的使命感,“真的很意外,感覺自己非常幸運,能夠得到大家的信任與支持,這份榮譽超出了我的想象”。在盛莉看來,能從外企中產生一位十八大代表,這不只是對她個人的肯定,更體現了政府對于非公經濟發展的重視,體現了黨中央對于“兩新”組織中眾多黨員的重視。
不僅是盛莉,諾西黨支部的成員對盛莉能成為十八大代表非常興奮,感到備受鼓舞。黨支部還專門展開會議,討論了一些下一步黨建想法。盛莉表示,現在上海非公經濟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很多高級人才都身處這些企業中。但是目前看來,黨組織在這些組織中所起的作用還很有限。比如在有些外企,根本就沒有建立黨組織,一些外企黨員只好處于一種“潛伏”的尷尬狀態下。她希望以后基層黨組織能存在于更多的外企中,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黨組織,為企業發展發揮作用。也希望外企黨員不再“沉默”或“潛伏”,能積極發揮引領作用。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