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西南端的日照市加快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以“海港、海城、海園、海游、海工、海智、海商、海文”為特色,“八仙靠海”,打造藍色核心競爭力。
抓住特色形成優勢
日照市委書記楊軍對中國日報記者說:“日照抓住八個層面,形成優勢,形成藍色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海港----日照港向現代化的沿海區域樞紐港邁進。截至9月13日18時,日照港今年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億噸,同比增長10.5%,全年計劃完成貨物吞吐量2.8億噸。
日照港從10年前的3800萬噸,到2011年超過2.5億噸,成為國內最年輕的億噸大港口。日照港也從最初單一的煤炭港口快速成長為多功能、綜合型、沿海樞紐港。
2012年,日照港共安排續建項目20個、新開工項目30個,在建泊位達到18個,港口競爭力將越來越強。
海城---全力建設日照國際海洋城,成為藍色經濟區的新城市典范之作。
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重點打造的“三區三園”之一,日照國際海洋城以海洋經濟為主題,按照國際水準、海洋特色和產城融合的思路,體現“新產業、新生活、新生態”發展理念,使其成為培育海洋新興產業的新引擎。
目前,日照國際海洋城已經吸引了國內外投資者的目光。投資4.8億元的貝爾特(日照)海洋生物產業園和投資2億元的山東陽海制藥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目前,已簽約中國海洋大學科技孵化基地等1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79.6億元。
海園----日照國家海洋公園。擁有31.2公里金沙灘海岸線,總面積273.27平方公里的日照國家海洋公園,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成為日照海洋文化的“博物館”。
海游----濱海旅游加速提質升級。發揮生態、濱海、文化三大優勢,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全面提升載體服務功能,推動旅游業向特色、高端、科學化發展。目前在建在談的高端酒店5家,總投資40億元,投資9億元的嵐橋錦江大酒店已經試運營,結束了日照無高端旅游酒店的現狀。今年1到9月份全市預計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2396萬人次,同比增長15%;實現旅游總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19%。
海工---發展臨港工業,成為日照工業的半壁江山。
日照圍繞港口發展“冶金、漿紙、糧油食品、機械、化工、能源”六大臨港產業,建設一批大集團,逐步構建起富有特色的臨港產業群體。如今,日照正在傾力打造臨港的冶金、石油化工、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海洋裝備、漿紙印刷、糧油加工三個500億級產業集群,優化配套產業鏈條,推動臨港工業集約、集聚、集群發展。全市已經形成鋼1200萬噸、汽車75萬輛、發動機60萬臺、漿紙170萬噸、自動變速箱40萬臺、大豆油脂680萬噸、油品加工990萬噸、造船25萬載重噸、發電裝機容量286萬千瓦的主要產能,部分產業進入同行業先進行列。
亞太森博三期30萬噸液體包裝紙板、威亞發動機及毛坯三工廠、岱摩斯車橋、30萬噸級礦石碼頭、日照港石臼港區西區四期等項目連續獲得國家和省發改委核準、批復。與日照港一墻之隔的糧油食品加工產業區,匯集了中糧、中儲糧、中紡糧油、新良油脂等眾多糧油加工企業,日照港用其配套的糧油專用碼頭和傳送管道,將貨物直接送到企業廠房。“零距離”的輸送,可為這些企業每年節約成本10多億元人民幣,還吸引了邦基三維、恒隆糧油、凌云海大豆加工、棕櫚油及高附加值深加工項目落戶日照。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今年1到8月份,日照糧油加工實現產值169.9億元,同比增長39.3%。日照也成為全國重要的糧油加工基地。
海智---加快海洋智利引進,為藍色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今年5月30日,國家外國專家局正式批復在日照市建立“中國藍色經濟引智試驗區”,這是其正式批準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引智試驗區。
目前,該試驗區已征集有關與藍色經濟建設相關的外國專家需求項目100多項,提煉出針對性強的藍色經濟重點項目53個,2012年計劃重點啟動藍色經濟項目10個。
海商----加快發展進出口貿易,依托海商推動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在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日照新增進出口企業187家,全市有1200多家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許多外埠進出口企業看好并將大本營遷駐日照。今年1-7月,日照進出口總額143.7億元,位列全省第三,增幅29.2%,顯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海文---建設濱海文化名城。日照把2012年確立為“文化建設年”,圍繞“文化惠民、文明育心”主題,加快全市文化建設步伐。(記者 鞠川江)
實習編輯: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