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從對外傳播的角度說,各個城市可以走在前面,從而推動國家形象整體‘走出去’,比如成都利用熊貓這一‘名片’走向國際。”
10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入圍選手穿熊貓服飾參加“2012年成都全球熊貓守護使”半決賽。本報記者方喆/攝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許茹 郭曼桐 胡雋欣 發自成都、華盛頓、新加坡
在倫敦奧運會的街頭給你一個大大的“熊抱”、憨態可掬的《功夫熊貓》阿寶身世之謎藏在成都、萌熊貓大跳《熊貓STYLE》……一場大規模的全球招募讓116萬人對“全世界最萌工作”心生向往,也讓成都憑借著“熊貓”的影響力有了一張“全球通”的名片。
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與國際動物保護機構“野生救援協會”聯合舉辦、目的在于“讓大熊貓回歸自然”的“2012年成都全球招募熊貓守護使”活動,目前正在火熱展開,活動最終將從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參賽選手中選拔出3名大熊貓保護推廣志愿者,并成為“成都熊貓守護使”。
百萬粉絲里挑3個熊貓“守護使”
在上海,通過吹飛針游戲測試選手幫助熊貓打針的技巧;在新加坡的哥烈廣場,組委會搭建了竹林迷宮,選手在迷宮中進行競賽以求走出迷宮;在愛丁堡,選手們要在野外完成空中障礙賽,要求參賽者敢于冒險;在華盛頓,一個大型“熊貓”徐徐升起,選手們邀請民眾為大熊貓“種竹子”。
9月10日,“2012年成都全球招募熊貓守護使”活動在上海啟動,截至10月1日24時,全球共有116萬余熊貓粉絲報名,其中海外粉絲近4萬名。經過網絡投票產生96名,先后在新加坡、愛丁堡、華盛頓和上海舉行了半決賽,最終的16強于10月28日會師成都,爭奪最后的3個席位。三位“熊貓守護使”隨后將赴美國、新加坡等全球所有擁有大熊貓的國家和地區,展開“全球熊貓守護之旅”。
對于勝出的概率,有網友進行了核算,認定“熊貓守護使”的勝選幾率接近四十萬分之一,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連前NBA球員、著名環保人士姚明也感慨:“競爭非常激烈,如果我報名參選,還不知能否勝出”;“X Factor”冠軍、英國流行樂壇小天后雪爾?勞埃德也為熊貓的魅力折服,表示愿與粉絲們共同關注“熊貓守護使”。
競爭盡管激烈,卻全然沒有想象中的嚴肅、刻板,而是全部轉化成為一種簡單的、參與性強的小游戲,去到世界各地,走到普通民眾的身邊,讓全世界的人們深刻地記住了“在中國的成都,有可愛的熊貓”。
為了擴大活動影響力,活動選擇了受眾群巨大的“臉譜”網站(Facebook)和騰訊網作為頁面報名方式。包括2012年倫敦奧運會火炬手、英國前蹦床運動員安內莉斯?韋爾頓也通過Facebook報名,她說:“為了得到這份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我甚至可以把我的運動生涯推遲!”
“事實證明,我們選擇‘臉譜’(Facebook)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它在全球擁有十億用戶,借助這樣的平臺,我們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我們的活動當中來,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認識我們這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城市?!薄?012年成都全球招募熊貓守護使”活動組委會秘書長段武熙對《國際先驅導報》說。
華盛頓地鐵票上都印有熊貓圖案
“你好,我是莉莎,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我支持大熊貓繁育,因為我不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個大熊貓。”穿著大熊貓服飾的莉莎剛剛摘下她的熊貓頭套,就用標準的中文向大家問好。
當地時間10月16日上午,為期兩天的“2012年成都全球招募熊貓守護使”北美分賽區半決賽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華盛頓艷陽高照,在“成都熊貓守護使”的新聞發布會上,主辦方豎立起了一個三人高的充氣大熊貓,讓其憨態可掬地“坐”在場地一角。入圍半決賽的選手們還特地穿上毛茸茸的服裝,打扮成了24只大熊貓,捧著白白的大肚子,一搖一擺地走進會場。
2000年以前,對于華盛頓、甚至美國的民眾來說,大熊貓還只是中國的“名片”。但是隨著“美香”和“添添”的到來,現在大熊貓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來說,已經成為城市的標志,就連地鐵票上也印有大熊貓吃竹子的圖案。在這里,大熊貓仿佛成為華盛頓的“旅游形象大使”,很多從其他州前來旅游的美國人,也都是慕“它們”的名而來。
在莉莎看來,大熊貓就是中國的“形象大使”,是中國和其他國家友好關系的象征,而自己也在參選的過程中學習了很多有關大熊貓的知識,還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向世界傳播熊貓文化。她還用中文向記者們表示,自己曾經去過中國,和中國有很多的不解之緣,大熊貓就是其中之一。
身為2010年的“熊貓守護使”,艾什莉說,成為“熊貓守護使”的這段時間給她帶來了很多快樂,也讓她更加了解大熊貓、關注瀕危動物的繁育保護。對于將有新人接替她的工作,她表示,“盡管我的守護使任期結束了,但我依舊處在這個角色之中,我還會經常和研究基地溝通,或者通過一些方式去幫助他們,幫助宣傳熊貓繁育等,而且我會一直致力于這項事業?!?/p>
伴隨著“美香”和“添添”的到來以及“泰山”的誕生,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對熊貓有了直觀的認識和發自內心的感情。正是這種情感,促使著他們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行動,傳播熊貓知識,感受中國文化,并幫助中國“名片”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