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進入宿遷蘇宿工業園,記者們誤以為是回到了蘇州。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布局規劃都與蘇州工業園區異曲同工。蘇宿工業園是我省南北掛鉤合作的典范項目,通過將蘇州工業園區管理軟件系統輸出到宿遷,即把蘇州工業園最先進、最過硬、最成熟的經驗輸出到新的工業園區,推進南北掛鉤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南北掛鉤合作是省委、省政府促進全省區域共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2001年以來,蘇州宿遷兩市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搶抓機遇,多措并舉,在產業轉移、干部交流培訓、共建工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積極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加快了宿遷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硬件方面:
基礎設施鋪展到邊。累計建成9縱3橫通車路網22公里,CSSD、中新市政BT項目先后進場施工,已建在建工程建筑面積超過150萬平米,今年有100萬平米。到今年底,12.6平方公里范圍將基本實現“八通一平”,占全區的93%。功能配套更加豐富。蘇北多數開發區企業遠離城市,周圍很少有各種服務性的配套設施,職工生活很不方便,而蘇宿工業園園區內設有鄰里中心和核心區。集宿區供園區所有企業的工人集中居住,4個集宿區可容納1萬人左右。在集宿區內,專門規劃建設了便利中心,設有銀行、超市、衛生室等。這樣的規劃建設是蘇北其他開發區目前所沒有的,不僅可帶來管理上的方便和成本的節約,而且明顯比分散居住節地,還能給職工帶來便利。鄰里中心呈點狀分布在居住區周圍,配置密度以居民到鄰里中心步行5-7分鐘為標準,每個鄰里中心服務1.8-2萬人,中心建有糧店、儲蓄所、診所等。有了鄰里中心后,居住小區下面就不再建門面房,既便于管理,又減少污染排放。而大的銀行、賓館飯店等服務設施主要建在核心區。這樣,就可以快速形成一個環境優美、方便生活、秩序井然的新型社區。
堅持與周邊開發區錯位招商。目前,各類入園企業已達51家,項目總投資146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資9億美元,逐步形成了電子電氣、精密機械、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較高產業層次。去年,園區完成業務總收入21.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9億元。在注重項目技術含量的同時,還要求進區項目必須無污染或污染可控。同時,建立了全覆蓋的污水處理系統,園區內所有的工業、商業、生活等污水100%截流,并集中處理。
軟件方面:
在蘇宿工業園內,有關領導告訴我們,這里采用新型的管理模式:招商部門,有關合作洽談和項目引進上,領導的權限跟招商員的權限是一樣的。所有的優惠政策、鼓勵措施以及操作細則都是透明的、一致的,只要符合政策取向,招商員可以當場拍板,而不需要請示、匯報、研究。二是在用地上借鑒賣樓盤方式,所有可用土地的規劃、設計要求等等全部公開,對項目實行先到先用的原則,只要項目符合規劃要求即可選定進入,項目洽談過程中不需要在向有關部門請示,匯報。三是簡化辦事環節,在不違背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能省的環節全省掉,能合并全合并,以快潔、高效為目的,真正為投資者節省時間與精力。
相比于蘇宿園區來說,蘇州南通合作項目——蘇通產業園更加年輕。
在省、市領導及各級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2009年4月25日,蘇州、南通兩市跨江聯動合作開發戰略協議簽署;2009年5月26日,南通蘇通科技產業園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揭牌,項目正式啟動;9月28日,一期9.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集中開工。
然而,蘇通并不僅僅定位于工業區,作為復制蘇州工業園區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防止蘇通成為單純的工業區。常務副主任李銘衛介紹說,蘇通將非常“強調產居平衡、綜合開發新城”的成功經驗。通過建立這個中心,吸引國內外的風險投資和基金公司。一方面提升園區對外的影響力和形象,第二個解決我們園區企業發展中的資金問題。風投和基金公司不僅僅服務我們園區,而且借助我們這個平臺、載體輻射整個南通、乃至全國。
如今,蘇州工業園區“走出去”項目除了蘇宿工業園,蘇通科技產業園外,蘇州工業園區還與安徽滁州共建蘇滁現代產業園;對口支援霍爾果斯口岸區開發建設;2011年11月,蘇州工業園區與相城區合作共建經濟開發區。 (記者 周芙蓉 通訊員 李慶)
實習編輯: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