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年后,地球離太陽而去
為了解釋他的計算公式,孫四周詳細地給記者講述了諸如逃逸半徑、逃逸角速度、外圍線速度以及旋轉周期等等多個令人頭暈的定義,但其據此描繪的宇宙未來變遷圖卻稱得上波瀾壯闊,氣勢非凡。
根據孫四周的計算,他介紹:“由于膨脹在加速,大約69億年后,地球已經占據了火星的軌道。除了地球,此外水星占了金星,金星占了地球,火星占了木星、木星占了土星、土星占了天王星、天王星占了海王星,海王星占了冥王星。”
“大約300億年后,太陽膨脹到現在水星軌道上,但是它并不能灼傷水星。因為水星已經向外漂移到達現在木星的軌道上。此時的地球,已經到達現在海王星的位置上,但是那里不像現在這樣寒冷,因為太陽已經向外膨脹了。”
“350億年以后,太陽系最外圍的行星——冥王星,已經從太陽系逃走了。”孫四周頗為形象地描述道:“剛進入21世紀的2006年時,我們人類嫌棄這個個頭較小的小弟弟,認為它不配做我們的兄弟。國際天文學家開會,把冥王星開除出‘大行星’行列,稱它為 ‘矮行星’——想起來還真有點舍不得它。350億年以后,它會漂流到宇宙深空,那里只有絕對的零度(零下273攝氏度)和無邊的黑暗……”
“大約400億年以后,地球已經處于比現在冥王星還遠的位置上”,孫四周介紹,“那里寒冷極了。此時的金星處在現在冥王星的位置上,太陽已經膨脹到接近現在金星的位置。”
根據孫四周的計算,其后,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將相繼逃離太陽系,“大約600億年后,地球和金星全都逃走了,只剩下水星煢煢孑立,在現在冥王星稍外一點的軌道上與太陽相顧無言。它是8大行星中最后的守望者,但它的離去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