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出租車司機在加氣站加液化石油氣(LPG)(6月10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國內油價連降兩次,重回去年水平,7月有望進一步下降;五月CPI創兩年新低。而與之對比的是,前期搭車跟漲的物流、日化、燃油附加費等卻沒有回到原點。快漲慢降,跟漲不跟跌,一些行業的價格就像搭上一列沒有終點、永不停歇的快車。
以每次4元摘得全國出租車燃油附加費“冠軍”的深圳,今年第一次油價下調時,磨蹭多時,勉強降一元。油價二次下調,當地政府放風說“不降了”。廣州市出租車使用液化石油氣(LPG),油價降了,LPG不降反升,廣州出租車的運價“暫不調整”。更多的行業是跟漲不跟跌。快遞業一年來連番集體漲價。如今油價下跌,快遞費跟不跟跌?圓通、申通公司客服說“不知情”,順豐公司說“話題敏感”, 廣東省快遞行業協會以“時間不合適”拒絕采訪。洗發水、洗衣粉、肥皂等日化產品跟漲時,言必稱“原油價格高位運行”。此刻,企業卻對記者表示:“油價是下降了許多,但油價只占成本很小一部分。” 甚至,奶粉、食用油、衛生紙等等八竿子打不著的遠端產品,也拿油價說事。物價穩,人心穩。物價指數連著百姓幸福指數。而倘若下游相關行業不跟跌,普通老百姓只能白白忍受之前跟漲的痛苦,卻無法從油價下調中受益。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