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聯網業務平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利用互聯網業務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藍皮書指出,信用卡發卡機構可通過加強與互聯網電子商務企業在數據資源和資金方面的戰略合作,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的成本制約和風險控制兩大難題,從而將小微企業金融業務打造成新的盈利增長點。
中國銀行業協會銀行卡委員會主任、民生銀行副行長邢本秀說,互聯網電子商務企業基于內部信用評價體系與信用數據庫記錄了多年來電子商務平臺上眾多企業的資金流動、企業訂單數量、銷售增長、倉儲周轉、投訴情況等數據信息,以及企業主的個人信用和社會關系信息,信用卡產業可充分利用這種網絡化信用信息,篩選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建立基于“鏈(供應鏈、銷售鏈)、圈(商貿集聚圈和制造集聚圈)、群(市場、商會、園區集群)”的客戶開發和風險控制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自助便捷的經營性融資服務和其它金融服務,使信用卡成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平臺。
邢本秀同時表示,信用卡發卡機構與非金融支付機構有各自優勢。相互合作,能形成雙方市場份額同步提升、收益共同增長的雙贏格局。同時,非金融支付機構極具創新能力,信用卡發卡機構需與非金融支付機構合作,增強在互聯網支付領域的競爭力。
加強監管 規范互聯網支付行業發展
“無卡支付等創新業務給信用卡產業帶來挑戰。”邢本秀說,銀行作為發卡方與非金融支付機構進行無卡支付業務合作,無法對其交易辨識具體的商戶和商戶類型,不利于實施交易監控和欺詐偵測。
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支付行業存在系統風險、信息泄漏風險、交易欺詐風險和經營風險等問題。藍皮書建議,切實加強對非金融支付企業的監管,規范互聯網支付行業的發展。
“互聯網支付定價缺少統一規則。”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信用卡通過非金融支付機構轉接支付模式下的價格體系還未形成。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價格指導,使大量非金融支付機構的收單業務定價游離于監管之外。
互聯網支付業務尚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藍皮書建議,由主管部門牽頭制定互聯網支付定價及收益分配標準,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對現有線上收單業務進行規范。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