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服務收費開始“明碼標價”
中國的許多銀行從4月1日開始,在大廳里都擺了一個服務收費價格目錄表,里面詳細標明哪些服務是政府定價,哪些是市場自主定價,具體價格是多少等內容。中國銀行監管部門希望借此來規范銀行的經營收費行為。
中國的銀行業近年來快速發展,全行業的利潤已占全球銀行業總利潤的20%以上,中國工商銀行已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但銀行業的高利潤特別是一些不合理的收費近年來卻備受詬病。
為此,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今年2月份出臺了規定,要求按上述的做法對銀行服務收費進行“明碼標價”。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去年中國銀行服務項目總計1076項,其中226項免費,占比21%,收費項目850項,占比79%。個人有償服務項目分為人民幣結算業務、代理業務、銀行卡業務、電子銀行業務等七大類共196項。
由于銀行收費項目較多,中國濟南市的多家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新收費標準無法全部張貼在顯眼處,只能裝訂成冊供人們翻閱。其中,中國銀行將一本31頁的服務收費價格目錄掛在營業窗口上方,齊魯銀行則將服務收費目錄做成一個展板放在營業大廳一角。
到濟南市一家建設銀行辦理業務的王川說:“銀行的收費項目多,讓人一頭霧水,有了這個收費項目后一目了然,銀行也不能隨意地定價、加價了,和其他銀行也好有個對比。”
相比發達國家水平,中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收入所占銀行收入的比重仍然較低。據中國銀監會數據,2011年中國銀行非利息收入僅為14.9%。而國外發達國家的水平普遍在50%左右。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鐵崗說,中國銀行業中間業務入收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服務水平、層次相對較低,國外一些銀行的中間業務主要以咨詢、理財、設計融資整體方案為主,而中國以收取手續費、短信費等手段盈利,顯然很難達到歐美發達國家銀行業的中間業務占比水平。
據了解,目前中國銀行的利潤絕大部分來源于利差,2011年中國商業銀行凈息差為2.7%。遠大于歐美銀行業1%左右的凈息差。從上市公司年報來看,利差占到了利潤的約80%。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商業銀行轉型要落實到中間業務多樣化、新形式、高效率的服務上來。如果商業銀行仰仗當前的行政壟斷保護,不積極開拓新的中間業務,未來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將使許多銀行面臨困境。
來源:新華網(記者 袁軍寶 席敏)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