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走出去”逢難得機遇 外儲或起更重要作用
中國海外投資風險警報頻發
近期,有報道認為中央企業在海外盲目投資、缺乏監管,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坦承,的確有少數中央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出現了虧損,他表示,中央企業“走出去”工作發展還不平衡,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對此,邵寧指出,一些企業境外經營風險防范體系不健全,境外資產管控體系不完善,國際化經營人才短缺、經驗不足,境外資產損失時有發生。
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熱潮,海外投資面臨的風險也在累積。近期,商務部密集發布針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風險預警。據媒體記者對公開消息初步統計,僅今年1月至今,商務部駐亞洲、歐洲、西亞、非洲的機構就發布了相關預警提示信息近20條。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日趨復雜多變,西亞北非局勢動蕩不已,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社會治安環境令人擔憂。年初伊始,我境外施工人員接連發生遭劫持和綁架事件。
和振偉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在近期比較突出的風險主要還是來自政局動蕩。他分析稱,其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政治格局動蕩,不穩定。第二,歐洲、美洲等發達國家對中國企業仍存戒備,認為中國的并購會對其構成威脅。對此,他建議,中國企業需“內外兼修”,風險防范能力亟待提高。首先,盡可能的選擇政治穩定的國家進行投資,其次,從企業自身來講,可以通過在國內做好風險防范措施,例如,通過一些專業公司和專門承擔政治風險的金融機構,來尋求企業對外投資政治上的風險的幫助。
他特別指出,對于央企來說,其資產是國有的,其對外投資的行為并不是個體行為。因此更應做好防范風險的預案,加大收購并購的成功率。
用好外匯儲備 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
目前,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步伐正在加大。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對外投資為688億美元,總量為全球第二,目前中國在海外共有1.3萬家企業。而這些企業如果使用人民幣投資面臨著外匯升值的風險。
2011年,全國工商聯向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交了《關于用好外匯儲備,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建議》的提案。全國工商聯提出了利用外匯儲備,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建議:一是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運作外匯儲備支持企業“走出去”。例如,國家可以拿出部分外匯儲備存在商業銀行或政策性銀行,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與銀行簽訂專項外匯存款協議,銀行保證回報率不低于美國聯邦政府同期國債票面利率,銀行對企業投資進行評估,并直接貸外匯給企業用于對外投資。二是利用外匯儲備,設立海外產業投資基金。建議拿出一定數額的外匯儲備設立海外產業投資基金,通過政府指導、市場化運作方式,專門支持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合作業務。
業內通常認為,減少巨額外匯儲備有兩種思路,一是減少“雙順差”,二是將外匯儲備借給中國企業,用于國際投資。和振偉對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表示,中國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具備資金和國內市場兩方面的優勢,就要學會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他分析,首先,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高達3.2萬億美元。在國家“走出去”戰略方針指引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相應的貸款支持。目前,中國企業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今后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到國外開展海外并購,這種情況下,就會自然的用到外匯儲備,所以中國外匯儲備會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向多元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購買美國國債。
據報道,去年12月15日,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對此給出建議:“金融機構可以承擔一部分外匯管理的責任。通過把部分外匯儲備借給商業銀行或者政策性銀行,來支持企業走出去。對外直接投資有較大的匯率風險,即使收益率達到10%,如果人民幣升值5%,凈收益率只有5%。影響對外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擔心人民幣升值的結果,如果用外匯直接投資便可解決這一問題。”他建議,可以開拓外匯儲備管理和使用新的思路,調動國內各專業金融機構參與外匯儲備的投資管理。“我們豐富的項目開發融資和評審管理經驗,比較貼近市場和客戶,同時掌握企業的大量項目信息。可以把外匯儲備借給國內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除金融機構購匯外,還可采用儲備注資、委貸、貨幣互存、外儲借款或定向債等多種委托投資方式,用于商業性和政策性的‘走出去’融資。”
來源:中國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