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特別警惕“熱錢”風險
中國應加緊推進利率市場化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董登新認為,實現利率市場化的路徑是: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建立銀行存款保險制度,讓銀行與企業一樣可以破產。實現人民幣國際化路徑是: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到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及股票,再到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即從區域性國際結算貨幣到區域性國際投資貨幣。這是人民幣從經常項目可兌換走向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基本路徑,最終實現人民幣從區域性國際貨幣到全球性國際貨幣的目標。
業內人士還特別提醒, 資本項目開放要特別警惕“熱錢”風險。中國致力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管制在某些領域有所放松可能會降低短期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成本。伴隨著資本項目的逐步開放,“熱錢”通過資本渠道進入國內的可能性在未來可能會超過貿易渠道。
專家表示,對于開放型經濟來講,不怕流入流出,怕的是不確定性的流入流出,要防止集中流入帶來的風險和沖擊。人民幣回流通道的打開也意味著中國資本項目的進一步開放。最好的辦法是人民幣流出去,但不流回來,在別的國家和區域使用,目前人民幣還遠遠不具備這種實力。因此,應防范的風險是大量的人民幣回流。為此,一定要控制回流資金是真實使用在實體投資上。
孫東升則強調,境外人民幣FDI資金投向應該嚴格控制,應符合國內的產業政策,有利于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尤其是應嚴格禁止境外人民幣投資于高耗能、高污染等行業以及進入房地產領域。對人民幣國際化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目前,人民幣大規模國際化的條件并不成熟,人民幣的科技支撐力嚴重不足。我們應該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科技創新,提升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出口企業的議價能力,這才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根本。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