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8月9日,湖北武漢市一家超市里,居民在選購豬肉。當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7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6.5%,再創新高。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56.7%。 新華社發
股市有句諺語,叫“牛市來了,豬都飛上了天”。如今股市低迷,豬肉價格卻已經飛上了天。早市上能聽到買菜的老太太這樣抱怨:本想買二斤里脊炒菜,一看肉價,得了,買二斤肉餡兒回家蒸包子吧。
統計部門的數據佐證了這個事實。6~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創新高,同比增幅都在6%以上,分析人士紛紛指向豬肉。連續兩個月,豬肉價格的同比增幅在50%~60%,成為影響食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國家發改委就此的回應耐人尋味。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即便肉價上漲很快,但國家并不準備大量拋售儲備或者進口豬肉,來打壓國內的生豬價格。為什么呢?肉價上漲,養殖戶得到了實際收益。他還預計,明年春節之后生豬市場將產生過剩,肉價會有新一輪下跌。
乍一聽,這說法有點兒“劫富濟貧”的味道,肉價高漲似乎變成了城市反哺農村的一條通道。其實不然。不少城里人對養豬業十分陌生。管理部門只是表了表態,這結論背后,卻蘊含著中國近幾年養豬方式和豬肉產業格局發生的巨大變化。
先說價格。在當前肉價上漲的抱怨聲中,城里人可能忘了肉價下調的時候。事實上,過去幾年全國生豬平均價格(指批發價格,與市場零售價不同)變化很大。2005年夏秋暴發豬藍耳病,導致母豬和仔豬大量死亡,反映到2007年,豬肉價格急速攀升,到2008年4月達到每公斤18元的高點。然后一直回落,到2009年6月以及2010年6月,豬肉價格都在每公斤10元以下。直到今年才迅速回升,6月超過了歷史高點。也就是說,這幾年肉價經歷了一個完整的“波浪式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