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發布聲明,其總裁林建雄稱,永和豆漿在全國僅有10%的門店是現磨豆漿,其余均用豆漿粉沖泡而成。昨日,記者走訪武漢的永和門店,卻意外發現,上述“永和豆漿”目前僅在武漢擁有2間門店。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永和”豆漿卻是一家武漢企業。
“親愛的來賓,歡迎來到永和豆漿”,記者行至“永和”臺北路店門口,便聽見這反復播出的悅耳廣播。
但當記者問及“永和豆漿”聲稱大多數豆漿并非現磨一事,該店店長袁女士卻反駁:“我們不是永和豆漿,而是武漢的一間公司,并且我們的豆漿一直都是現磨的”。隨后,袁女士帶記者進入后廚,展示了店內的豆漿機。
隨后,記者查詢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網頁發現,其在武漢僅有兩間門店。永和食品客服人員亦向記者證實:“在武漢的確只有兩間門店,logo是黃色的草帽小人。”
據記者了解,“永和豆漿”是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于1982年創立的品牌。此后各地就不斷出現打著“永和”牌的豆漿店、餐飲店,2009年12月,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成立,直接在內地運營“永和”豆漿品牌。
武漢僅打著“永和”兩字招牌的快餐連鎖店即是由武漢永和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運營。其外協人員徐先生告訴記者:“我們跟臺灣永和豆漿沒有任何關系,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企業。在武漢20多家分店,豆漿全部用東北大豆現場磨制而成。”
除了“永和豆漿”、武漢“永和”,還有“永和大王”這一品牌在武漢市場運營。“永和大王”人士告訴記者:“我們總部在上海,武漢有9家門店,與臺灣永和豆漿也沒有關系,豆漿全部是用非轉基因大豆現場磨制而成。”
同是“永和”,卻由三家不同企業運營,武漢消費者對此多表示不知情。在武漢永和消費的彭女士表示:“一直以為永和豆漿、永和大王,都是臺灣企業。”
武漢市餐飲協會人士認為:“‘打擦邊球’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企業要生存發展,提升自己的運營管理能力才是正道。”
來源:長江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