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銀行收費:三部委緊急叫停密碼掛失費 銀行何時告別“救火式”監管?
7日晚間,針對公眾反映強烈的部分銀行收取密碼掛失費的問題,銀監會、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銀行金融機構嚴格執行《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免除部分服務收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及時糾正政策誤讀,免除人民幣個人賬戶密碼掛失費。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已經取消該項收費,個別未及時跟進的銀行也正著手立即執行。
業內分析人士稱,緊急叫停密碼掛失費背后折射出相關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行政立法的滯后,必須盡快告別“救火式”監管。同時,呼吁盡快修訂并頒布《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讓銀行收費有法可依。
三部委緊急叫停密碼掛失費
銀監會、央行和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要求,自7月1日起,銀行須免除個人儲蓄賬戶開銷戶手續費、存折開戶工本費、密碼修改手續費和密碼重置手續費等34項服務收費。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個別銀行與政策玩起了“打擦邊球”。
廣州市民李剛告訴記者,幾天前他去某國有商業銀行廣州天河北路的一家營業網點辦理密碼重置業務時,被告知需交納10元密碼掛失費。“不是已經取消密碼重置費了嗎?為什么還要收掛失費呢?這樣一來,更換密碼還是收費了。”李剛先生感覺很困惑。
不僅如此,記者在廣州采訪中發現,自7月1日三部委取消34項銀行收費的《通知》生效以來,不少銀行刻意曲解概念,與政策“打擦邊球”,將“密碼重置費”改頭換面成“密碼掛失費”,然后理直氣壯繼續向客戶收費。
針對此類問題,銀監會等三部委7日晚間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銀行金融機構嚴格執行《通知》,緊急叫停了密碼掛失費。
至記者發稿時,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廣州銀行等在內的廣州地區主要商業銀行已經明確停止向客戶收取密碼掛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