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價格水平成為關鍵
貨幣條件從緊和總需求增長放緩,將使下半年通脹壓力下降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生產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7.3%,其中CPI創32個月來新高。從一季度情況看,物價上漲壓力較大。當前,物價上漲形勢必須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計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實現經濟平穩增長。
這一輪物價上漲的原因比較復雜,許多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還有加劇的趨勢。物價上漲的外部原因是輸入性通脹壓力在加大。受全球流動性充裕和部分地區局勢動蕩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揚。4月21日凌晨,國際期金價格翻過“千五”大關,攀升到歷史新高,達到每盎司1504.50美元;原油期貨價格達到111.30美元,攀升到2年多來的新高。在全球流動性寬松、投機活躍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征增強,價格并不完全由供求關系決定。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國能源、原材料價格上升,并向下游傳導。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份PPI同比上漲7.3%,反映了高企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國內廠商生產價格的傳導趨勢。而CFLP公布的3月份購進價格指數為68.3%,也同樣反映了這一趨勢。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目前的購進價格指數雖然比上個月下降1.8百分點,但仍位于較高運行區間,表明企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繼續呈快速上漲態勢,在價格傳導機制的作用下,通脹的壓力在加大。
物價上漲的內部原因在于,食品和住房等結構性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要素成本漲幅較大,還有一定的貨幣流通量因素。受季節性因素和天氣因素影響,農產品價格波動上漲。雖然不合理的房屋投資需求得到抑制,但房屋租賃價格卻在上揚。另外,國家統計局統計的70個大中城市中,仍然有50個城市的房價在上漲。貨幣因素方面,銀行體系流動性與正常水平和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4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2次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雖然廣義貨幣增速趨近調控目標,但成果仍需要鞏固。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副會長陳厚義表示,就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而言,要把握好流動性總閘門,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綜合運用好貨幣的價格工具和數量工具,消除通脹的貨幣條件。
從總的情況看,我國物價總水平仍處于可控區間。國務院從控制貨幣、發展生產、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方面入手,對穩定價格總水平做了全面部署。彭文生表示,當前,貨幣條件從緊和總需求增長放緩,將使下半年通脹壓力下降。
當前,要把穩定價格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充分發揮我國主要工業品總體供大于求、糧食庫存充裕、外匯儲備較多等有利條件,努力消除輸入性、結構性通脹因素的不利影響,消化要素成本上漲壓力,正確引導市場預期,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健康增長。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