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通脹:追求財產性收入時代來臨
隨著收入不斷上漲,人們的財富也快速積累。人們先后對股市、樓市、黃金甚至農產品等市場表現出狂熱,反映了老百姓對財產性收入的渴望和追求,追求財產性收入的時代來臨。
不過與此同時,物價也在不斷上漲,人們發現,積累的貨幣財富,面臨著不斷縮水的風險。以房子為例,10年前,在廣州市海珠區,不少新開樓盤的均價在4000~5000元/平方米,然而目前,這些樓房的二手房價格,已經高達2萬元/平方米左右,10年樓價漲了3倍多,與增長相對較慢的收入相比,買樓變得越來越艱難。而最近兩年,農產品等價格也開始飆升補漲。
收入上漲跟不上GDP;累積的貨幣性財產,收益率又難抗通脹,正成為人們投資生活不得不面對的尷尬。有研究顯示,1980年以后的30年中,1年期名義存款利率年均為5.8%,而年均CPI漲幅為6%,實際存款利率為-0.2%。分年份來看,其中有14年實際存款利率水平為負。
投資困境:資金泛濫百姓資產保值難
過去十年,盡管少數市場先行者從股市和樓市投資中蛻變成千萬富翁,但是對于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卻明顯感覺到投資市場賺錢難。
資產保值的強烈需求,導致民間資金左突右沖,使得投資市場呈現出明顯的非理性特征。結果,股市暴漲暴跌,普通股民十有八賠,難以從中國高速的經濟成長中獲利;投資實業呢,由于民營企業貸款難,主要只能靠自有資金滾動,結果資金越投越多,十個有九個困身其中;農產品漲的時候狂飆,跌的時候暴跌,跟著潮流炒姜蒜,結果又成為接盤者;購買國債和銀行理財產品等穩健型品種,又難抵通脹,資產越理越縮水。唯有原本只是用來居住的生活必需品房子,和原本保值性質突出但是升值性質并不明顯的黃金,成了永不落的神話。近幾年凡是買了房子或者黃金的,全都賺了錢,不少先行者甚至成了千萬富翁。賺錢效應的凸顯,立即引來了資金蜂擁而入。如今,全民投資房地產,自住一套放租一套,幾乎成了城市家庭普遍追求的目標;家家購買黃金,家有幾斤金,也是不少人理財配置的標準。投資熱潮的興起,使得房地產市場泡沫不斷積累,即使國家重拳調控,也依然自我膨大,而貴金屬市場風險也越積越大。
目前,民間財富越聚越多,但是相應的投資渠道卻仍然相對狹窄,金融、石油、電力、航空等不少領域的實體經濟,仍然主要處于國企的壟斷中。這種壟斷導致一方面龐大的民間資本找不到好的出處,另一方面廣大民營經濟又不得不面臨融資難的困境,兩者之間難以有效地對接。將壟斷行業向民營資本開放,并且建立通暢的民間投融資渠道,是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實體經濟,緩解資產市場泡沫化的根本方法。
小編圍脖
十年來,我們的荷包脹了一點,但菜心、豬肉價格可不止漲了一點點;十年來,我們全盤接受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投資理念,但現實是“你想理財,財卻不理你”,存款縮水、股市太險、房價太高、黃金太玄……投資渠道有限,老百姓那點小錢要保值增值,敢問路在何方?全民投身投資,急功近利日盛,對一國而言,孰喜孰憂?
當事人 巴菲特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近十年來,隨著中國人投資理財觀念的逐漸形成,巴菲特也越來越受到推崇,其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也越來越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