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抉擇
互聯網企業
設計臺詞:在用戶和對手之間,我該選誰?
他們是為中國企業帶來榮光的群體。按今年12月市值算,全球已經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中,市值排在前五名的依次是Google(美國)、亞馬遜(美國)、騰訊(中國)、百度(中國)、eBay(美國)。如果將排名范圍擴大到前十名,阿里巴巴也將入選。
與金融、能源等領域的“巨無霸”相比,互聯網公司市值尚小,但如果考慮到這個行業幾乎在一種完全市場化的環境中成長,互聯網公司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代表中國制造最新進展的一張標簽(英文TAB,碰巧又是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三家公司各自第一個字母的組合)。
然而,正是這個具有指標意義的新興產業今年一次次上演“鬧劇”,讓中國網民很受傷。無論是在線殺毒軟件公司之間關于真假免費“扯不完的皮”,還是視頻網站之間關于版權“算不玩的賬”,又或是引發互聯網企業群體性不兼容的“3Q”之爭,網民就像籌碼,沒有做選擇的權力,只有被選擇的權力。
“3Q”事件結束后,“艱難抉擇”成為網絡流行語。實際上,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正面臨抉擇——是選擇全力為衣食父母網民提供優質產品,還是花精力在與競爭對手的意氣之爭上;是走封閉的道路還是遵循互聯網的開源精神,是追求眼前利益一味模仿,還是考慮長遠利益謀求創新……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風頭正勁,但是,在薄弱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混亂的商業環境下,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也很危險。互聯網向哪走?互聯網企業需要做一個最艱難的抉擇。
最富團隊
創業板新貴
設計臺詞:我上市圈錢,我賣股票套現,讓股票跌去吧 。
創業板來了,新貴們誕生了。據統計,從創業板誕生之日起至今,創業板“制造”的億元級富豪數量超過500人,其中,資產超過10億元的有73人。
然而,與蓋茨和巴菲特這些長期霸占富豪榜單前列的“長性”富豪不同,創業板首富坐席一年內多次換人坐。
除了首富不斷更迭,今年的創業板新貴還把“創業板”演繹成了“套現板”。如果說一年之前,剛剛開市的創業板只是上市公司和一級市場投資者紙上造富的盛大派對,那么,當創業板滿了周歲,伴隨著第一批解禁潮的到來,創業板已儼然成為套現的狂歡場。
統計結果顯示,僅11月1日至11月8日期間,就有9家創業板公司的21名高管減持股票,總共減持667.7萬股,套現約兩億元。今年以來,已有44位創業板高管辭職,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有19名高管離職,時間集中在3至4月間。創業板公司高管一般持股一年后可減持套現,但在職高管必須“每年減持不超過所持股的25%”。離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股份,離職6個月后的12個月內,減持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持有股份規模的50%。從上述高管的辭職時間不難判斷,他們中的不少人辭職,恐怕意在套現。
企業股價大起大落,板塊首富屢次換人,企業高管追逐現金,這樣的創業板,不僅離納斯達克很遠,更讓股民信心不足——連管理層自身都缺乏信心的企業,何以為股民提供信心,何以成為一個成功板塊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