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一位農民在展示許多已經發霉的玉米。新華社記者王凱攝
受去年秋冬季節雨雪天氣頻繁、今春積雪融水增多等因素影響,黑龍江省土壤偏澇的縣市達63個,土壤偏濕面積達到7936萬畝。嚴峻的內澇形勢讓許多種植玉米的農戶叫苦不迭。
記者在黑龍江省蘿北縣采訪時了解到,一些種植玉米的農戶去年秋收時節因為雨水大而沒法及時搶收玉米,加上去冬今春頻繁的降雪天氣,很多玉米被大雪捂在地里沒有收完,4月份氣溫回升,導致搶收的玉米很多都變成發霉的“霉玉米”,讓許多玉米種植戶賠了本錢,還耽誤了春耕整地。
蘿北縣團結鎮勤儉村正在合作社大院里曬玉米的玉米種植戶崔英麗算了一筆賬:她家里有105畝土地,去年秋天加今年春天搶收的玉米大概60多畝,還有40多畝的玉米仍然在地里沒收完。收上來的玉米很多水分達到40%,即便在場院里天天曬,也還是有很多已經發霉,而現在搶收玉米的用工費是每小時20元。算下來,今年每畝地至少要賠300元左右。“還不算耽誤春耕整地這一塊,連本都回不來。”崔英麗說。
同在一個場院曬玉米的一位農民說,今年1公斤玉米要比正常年份少賣0.1元多,正常年份大概能達到0.75元,最高能賣到0.8元,而今年頂多能賣到0.65元。此外,今年玉米水分很大,質量不高,正常年份一畝地能打0.67噸左右的玉米,而今年一畝地大概也就打0.53噸左右。據當地不少玉米種植戶介紹,他們收上來的玉米質量和往年沒法比,很多玉米粒一捏都能捏出水。雖然當地也出臺了一些措施,動員企業積極收購,但種植戶賠錢已成定局。(編輯:李國紅)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