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星陳小春與應采兒別出心裁的結婚照———他們倆穿著上世紀60年代的樸素軍裝、手中高舉紅色的結婚證。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服裝是袖珍的“戲劇”,是時代最直接的“話戲”。縱觀新中國歷史變遷,點點滴滴都體現在老百姓的穿衣打扮上———
上世紀50年代,毛主席和周總理身穿中山裝站在天安門廣場上,中山裝成為“國服”;上世紀60年代,中央領導人身著綠軍裝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紅衛兵,軍裝便服風靡全國;上世紀70年代,春秋衫和中西式罩衣伴著很多年輕姑娘度過她們最好的年華;上世紀80年代,西裝、牛仔褲、喇叭褲、職業套裝令國內消費市場百花齊放;上世紀90年代至今,國際流行時尚蜂擁而至,年輕人奉行的是穿出自我……
我們看到不同服裝在歷史舞臺上的角色更換,也看到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祖國的繁榮富強,服裝這道風景線會散發出更迷人的光輝。
親歷者說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回憶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的穿著打扮,年近70歲的軍隊退休老干部孫維新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那時候解決溫飽問題是首要,穿著上都是以節約為主。但時至今日,中國不僅已成為服裝生產和消費大國,國人的著裝觀念也起了深刻的變化。
老印象 男女都穿“老四色”
孫維新說,由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物資短缺,當時人們購買衣服還要布票。“那時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大的穿完,小的穿,我們當年在軍隊院子里長大,有的家庭有七八個孩子,最小的孩子穿的衣服往往都有十多個補丁。”據了解,由于當時補衣服是不要布票的,于是街上就有人推著小車,上面放臺縫紉機,敲鑼打鼓吆喝著補衣服。
據孫維新回憶,她父母當時的穿著幾乎是清一色的‘老四色’,即外衣是黑灰藍色,內衣是白色;款式是很單調的幾個樣式:列寧裝、雙排扣大翻領、中山裝(上下左右四個口袋)、人民裝(上面一個口袋,下面兩個口袋)。孫維新說:“走在大街上,乍一眼還真的很難分辨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