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是與北部灣開放開發相呼應的重大戰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如巨大的雙引擎,對廣西擴大開放合作,加快向粵港澳先進地區靠攏,推動廣西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為廣西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廣西全力推進內河水運建設,積極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加快建設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其中包括以西江航運干線、西南水運出海南線通道——右江、中線通道——紅水河、北線通道——柳江黔江(一干三通道)為主骨架,形成干支暢通、江海直達,設施較為完善的內河航道網;以及形成以貴港、梧州、南寧主要港口為核心,百色、來賓、柳州、崇左等地區性港口為重要補充,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設施完善的內河港口群,實現水路與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降低社會綜合物流成本,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
西江是我國內河水運規劃“兩橫一縱兩網”主骨架中的重要“一橫”,是聯接云南、貴州等西南地區出海與粵港澳地區的重要水上通道,對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西江黃金水道主要由連接南寧、貴港、梧州、百色、來賓、柳州、崇左市的1480公里內河水運主通道組成。涵蓋河池、桂林、玉林、賀州的地區性重要航道1621公里,共3101公里。
風物長宜放眼量。2012年底,廣西已經初步實現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階段性目標,逐步撐起我國內河水運規劃“兩橫一縱兩網”主骨架中的“一橫”,對加強廣西與云、貴等省,粵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西江黃金水道,已經成為廣西對外開發一個重要的平臺。
積極采取“六個一”措施 奔“億噸”目標
2008年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在打造西江黃金水道中,積極采取六個“一”措施:
出臺一個意見——《關于打造西江黃金水道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加快西江黃金水道建設。
成立一個機構——2011年成立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
編制一套規劃——確定了“一統領二規劃七配套”的規劃體系,即以《廣西西江經濟帶發展總體規劃》為核心,《廣西西江黃金水道建設規劃》和《西江沿江岸線利用規劃》兩個規劃為輔助,配套編制《沿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現代物流發展實施方案》、《沿江工業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沿江城鄉協調發展實施方案》、《西江經濟帶水資源綜合利用實施方案》、《沿江旅游發展實施方案》、《流域生態和環境保護實施方案》、《西江黃金水道沿江造林綠化實施方案》7個方案。
搭建一個平臺——新組建了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開發運作西江航運項目建設的投資主體。目前西江集團已經成為廣西內河水運建設的主力軍。
實施一批項目——重點推進樞紐及船閘、航道、港口和物流、運力優化、支持保障系統等“五大工程”108個建設項目。
配套一系列政策——研究制定支持西江航運建設的一系列財稅、土地、投資、金融等優惠政策。
西江黃金水道舞起規劃龍頭,朝“億噸”目標奮勇沖刺!
建設投資高位增長 “億噸水道”初步形成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又好又快推進。近年來,項目建設投資保持高位增長。2009-2012年,4年累計完成投資150億元左右,其中,2009年11.86億元,2010年33.9億元,2011年55.37億元,2012年完成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投資58.2億元。
航道方面貴港至梧州2000噸級航道、柳黔江500噸級航道、紅水河漕渡河口至來賓橋鞏500噸級航道竣工。新增2000噸級航道里程291公里,內河1000噸級以上航道里程達到了573公里,新增500噸級航道里程675公里,實現了2000噸級船舶從貴港直達粵港澳。目前,南寧至貴港2000噸級航道、左江崇左至南寧(宋村三江口)2000噸級航道、柳江柳州至石龍三江口2000噸級航道等,正在加快推進。
港口碼頭方面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工程、貴港港羅泊灣作業區二期工程、柳州港鷓鴣江作業區1#-4#泊位工程、來賓港賓港作業區二期工程等港口碼頭項目已經建成。2012年內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1600萬噸,完成港口吞吐量接近1億噸。到2012年底,廣西內河港口生產性泊位達到469個,其中1000噸級以上泊位102個。目前,南寧港一期工程、貴港港中心港區蘇灣作業區一期工程、百色港田東祥周作業區碼頭工程等重點工程,正在加快推進。
樞紐船閘方面桂平二線3000噸級船閘、右江魚梁航運樞紐等項目已經建成。西江航運干線上的西津、貴港、桂平、長洲樞紐均建成1000噸級以上船閘,西江水運整體通過能力顯著提升。目前,長洲三線四線船閘、郁江老口航運樞紐工程(建成后,右江航道將渠化成為1000噸級航道)正在加快推進建設。
同時,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獲國家批復立項;百色、龍灘升船機前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升船機建設規模、建設資金來源、項目業主等事項有關方面已基本達成共識;西津、紅花二線船閘項目前期工作正按計劃開展,爭取盡早實現開工建設。
運輸能力方面到2012年底,廣西內河運力達到681.7萬載重噸。船舶平均噸位達800噸左右,西江航運干線主力船型在1000噸以上。船型標準化率近65%。實施支持保障系統工程,貴港至梧州航段實現航道數字化、管理信息化。千里西江綠色生態長廊護岸綠化工程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億噸效益”顯現 “合作之江”磅礴前行
在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中,內河水運優勢非常明顯。
內河水運具有運能大、占地少、污染少、效能高、成本低等比較優勢,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運輸方式之一。內河水運發展對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移、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據統計,水路運輸單位運量能耗約為鐵路運輸的1/2、公路運輸的1/12;單位運量占地面積約為鐵路的1/6、公路的1/90。
如今,黃金水道“億噸效益”初步顯現。根據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貴港至廣州鐵路成本是每噸公路0.145元,公路運輸成本是每噸公里0.492元,水路運輸成本僅為每噸公里0.1239元。隨著西江航道等級的提升,船舶大型化和專業化發展,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西江黃金水道的低成本優勢,在綜合運輸體系中進一步凸顯,成為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中的“合作之江”。
千里西江,磅礴前行。2012年底,全區實現內河港口吞吐量9494萬噸,內河水路貨運量達1.5億噸,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