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公共圖書館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合辦的“廣州十三行圖片文獻展”8日在港開幕,展現廣州在18至19世紀繁華的商貿風貌。
廣州自古就是中國的南大門,是中國海上貿易中心,在中國與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占據重要地位。清乾隆帝在1757年關閉其他港口,獨留廣州一口通商,全國海上貿易都集中在廣州,全交由廣州十三行行商代理。十三行行商又稱為“洋貨行商”或“官商”,而“十三行”則是“洋貨行”的別稱。
這次展覽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展出來自香港公共圖書館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館藏書籍,以及香港藝術館28幅歷史繪畫圖像,展現當時外商抵達廣州的路線,珠江、虎門、黃埔和廣州十三行的風貌,清代廣州及其近郊的地圖,以及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簽署時的情景等。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在開幕禮上表示,展覽讓參觀者重溫昔日廣州十三行的輝煌,更認識和了解廣州的外貿歷史和嶺南文化。她期盼粵港圖書館日后合辦更多精彩展覽和節目,一同推動兩地文化發展。
展覽還展出了明末清初學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十三行行商伍崇曜主編的《嶺南遺書》和潘仕成匯輯的《海山仙館藏真》等,展示廣州對外貿易的歷史和行商的文化生活。其他展品還包括第一部廣東地理輿圖總集《廣東輿圖》、中國第一部地方海關專志《粵海關志》、第一部廣東書院專志《學海堂志》等,從不同角度探究古代嶺南地區的歷史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