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鮮辣椒在冬天稱霸全國 每天上百噸供貨市場
長樂、福清大棚種植黃皮尖椒,與全國錯開采收季,可供應到明年6月;種子來自荷蘭,按粒計價
大棚冬天主要起保溫作用,而臺風來時要翻開,否則會被刮倒
閩菜走清淡路線,對辣味比較排斥。這不,微博上曾流傳著一個“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湖南以最能吃辣排在第一位,而福建則因“最排斥吃辣”墊底。但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雖然吃辣能力不行,但在福建種植的大棚辣椒,卻在冬天走上國內不少家庭的餐桌。
長樂設施農業(即大棚種植,與露天農業有別)蔬果產業協會陳會長說:從這兩天開始,長樂每天向全國果蔬集散地山東運送反季節黃皮尖椒,再過兩天福清產的黃皮尖椒也將運往山東,屆時長樂和福清每天將向山東供應150噸辣椒,這樣的辣椒輸出,將持續到明年6月。產自福建的新鮮辣椒,在冬季和春季成了全國市場的霸主。
【市場】一群80后 開著豪車種尖椒、茄子
在很多人印象里,菜農都是上了年紀的莊稼漢,長樂卻有一撥年輕菜農,他們大多是80后,常開著奔馳、寶馬等豪車在田間地頭奔波。
長樂人陳喜陽,是長樂九一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老板,1979年出生,如今掌管的蔬菜種植有500畝,投資近千萬元。陳喜陽說,當地一些蔬菜基地老板基本是80后。目前大棚內種植的多是黃皮尖椒,也有一些反季節的西紅柿、茄子等茄果類蔬菜。
據介紹,像陳喜陽這樣的蔬菜基地,在長樂有20多家,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古槐、鶴上、玉田、文武砂、潭頭等鄉鎮。這些公司的老板以往多投資軋鋼、紡織業和副食品批發。
記者了解到,以紡織業起家的長樂人,早些年還建過軋鋼廠,如今盯上了種植業。因為不管是紡織業還是鋼鐵,這幾年都陷入了低迷期。長樂人敢于投資農業,除了他們資金雄厚不差錢之外,這與他們走南闖北的經歷有關。這些年的走南闖北讓企業家意識到,土地越來越少,規模化高產的大棚種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僅前景看好,而且政策扶持。
記者體驗采摘黃皮尖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