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自曝炒股秘訣:投資廈門鎢業獲利7200萬元
近年來共投資19家上市公司
投資遼寧成大,只是近年來史玉柱諸多收獲中的一例,近年來19家公司成為其狩獵目標。
根據公開報道,史玉柱進入資本市場,始于2000年以后。
1989年,27歲的史玉柱研究生畢業。靠“混用”深圳大學機房里的電腦,史玉柱開發出了“漢卡”。借助在媒體上打廣告,“漢卡”帶給史玉柱超過100萬的營業收入。
注冊“巨人”公司后,史玉柱向科技、保健品和地產等領域多線出擊。1996年,巨人大廈的失誤,使史玉柱由“首富”變為“首負”。蟄伏4年,2000年前后,史玉柱憑借“腦白金”東山再起。
2004年,史玉柱設立征途網絡,謀求向網絡游戲轉型。3年后,征途網絡更名巨人網絡(8.24, -0.11, -1.32%),并在紐交所上市成功。其時,史玉柱身價超過500億元。
正是在此間,史玉柱的身影也頻頻現于國內的資本市場。2007年9月,史玉柱麾下的巨人投資,參與了西藏天路的非公開發行。根據當時的公告,巨人投資以每股8.84元的價格認購800萬股,持股成本為7072萬元。
2009年3月前,巨人投資減持掉了大部分的股份。據估計,該次投資為史玉柱帶來的收益超過2000萬元。
同年7月,巨人投資以戰略投資者的角色,進入新華聯置地。它增資8000萬,取得新華聯3.39%的股權。4個月后,新華聯借殼方案出臺。根據方案,巨人投資持有上市公司新華聯4360.7萬股。
2011年7月9日,新華聯成功借殼上市。開盤19分鐘后,史玉柱在微博上直播了行情——“新華聯今天復牌,現在漲幅406%”。當日收盤,新華聯暴漲363%,報收10.52元。以此計算,巨人投資所持的4360.7萬股的市值為4.59億元。減去8000萬的投資成本,史玉柱的投資浮盈為 3.79億元。
當前,這部分股份尚未解禁。11月7日,新華聯的收盤價為5.5元,較上市首日的價格已近腰斬。即便如此,史玉柱在新華聯上的投資收益仍高達1.6億元。
史玉柱買賣上市公司股票的高潮,在2010年到來。這一年,除民生銀行等銀行股外,史玉柱還指揮旗下的巨人投資和上海健特,共進出多達14家上市公司。
這些公司,涵蓋了IT、房地產、重工業等多個行業,不一而足。與后來他對民生銀行等股票的長期堅守不同,史玉柱往往在購入這14只股票幾個月后,就轉手拋掉。
比如,2010年6月至9月間,巨人投資買賣了珠海中富600萬股、生益科技421萬股、金宇集團319萬股;與此同時,上海健特則買賣了*ST吉纖515萬股、廈門鎢業459萬股以及廣東明珠507萬股。
據報道,這14宗交易中,史玉柱僅有兩次失手——買賣飛樂股份和杭州解百損失總計320萬元左右。其余12宗均告“豐收”,其中投資廈門鎢業獲利7200萬元,投資廣東明珠也有1075萬元的獲利。
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以來,史玉柱共投資19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