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H7N9隔離病房探秘 特護忙完后都是汗臭味
周末加節日,特醫特護小組成員如往常一般查房,詢問福州H7N9病患病情(黃守勤/圖)
昨日是護士節,又是母親節。省立醫院H7N9隔離病房護士長蔣峰半個月來,第一次見到6歲的兒子皓皓。
4月28日,省立醫院隔離病房收治H7N9禽流感病人以來,蔣峰就早出晚歸,早上六點出門時兒子未醒,晚上十幾點回家時兒子已睡。每天皓皓只能打電話“批評”媽媽:“你答應我的事老沒做到。”
今天一名H7N9禽流感病人將出院,另一例病情穩定,蔣峰才得以第一次下午5點下班,回家陪兒子過節。
但隔離病房里的特醫特護小組的工作照舊。15名護士組成的特護小組每天“兩班倒”,24小時貼身照顧兩名H7N9禽流感重癥病人。
一進入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就要穿3層防護服,戴上2層手套,加上口罩、護目鏡、帽子和鞋套,每天將自己“武裝到牙齒”。一旦穿上這身“行頭”,他們上廁所需脫去隔離服,所以大家都不敢輕易喝水。
“孩子們手指都被汗水泡白了。”蔣峰才37歲,卻愛稱這些80后的護士為孩子。
她說,由于是隔離病房,家屬和護工都不能入內。除了醫療護理,端屎倒尿喂飯擦澡這些生活護理都要特護小組包干,任務重了不少。加上隔離病房不能開空調(防止空氣循環),工作下來,無論男女護士渾身都是汗臭味。男護士黃平輝的鞋子都能倒出水來。一方面不敢喝水,一方面大量出汗,大多護士嘴唇都起皮了。
昨日一早,醫院就給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送來蛋糕、鮮花,送上節日祝福。蔣峰說,大家盼望著能夠早日完成使命,平安與家人團聚。
相關新聞
26人首獲“小鷹”護理基金獎
昨日是第101個國際護士節,省護理學會在福州召開慶祝大會。26名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者和護理專業青年志愿者獲得了首屆福建省“小鷹”護理基金獎。
“小鷹”護理基金是第43屆國際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福建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姜小鷹教授倡導設立的專項基金,于去年護士節前夕啟動。原始基金為60萬。今年首次頒獎,獎勵在社區健康教育、臨床中做出突出業績的福建省護理工作者及青年志愿者。(記者 章微)
實習編輯: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