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三個高新項目昨動工
經過3年的建設,平潭“洼地”效應開始發力。26日,平潭綜合實驗區3個高新項目同時動工,分別是協力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廠項目、萬眾百源鋰電池產業園、長河動力與儲能生產基地項目。
萬眾百源鋰電池產業園是今年“9·8”簽約項目,從簽約到動工僅18天。產業園規劃年產能3000萬組鋰電池,預計總投資10億元,預計明年11月投產。“平潭政策優勢明顯,比如稅收優惠政策疊加了我國現行各類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海峽號’的開通,打造了‘臺胞第二生活圈’,有利于吸引臺灣高端人才。”萬眾百源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賢鑫說,產業園的建設體現了“平潭速度”。
長河動力與儲能生產基地項目是中原組團第一個動工項目,總投資4.6億美元,擬利用外資1.5億美元,將建成新型動力與儲能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動力鋰離子電池與新能源產品。
“三年基本形成開放開發條件,平潭沒有辜負中央、省里的期望。目前,平潭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一批產業項目陸續落地,平潭已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實驗區經發局局長歐小寧說。
歐小寧認為,平潭“洼地”效應優勢有三方面。首先,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前兩年完成投資40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將完成投資600億元,初步形成支撐開放開發的基礎條件。
其次,全力打造扁平化、高效率的服務型政府,今年6月,實驗區行政服務中心、招投標交易中心和國庫支付中心同時啟用,為實驗區投資提供了良好的軟環境。
第三,各項優惠政策不斷出臺。國務院賦予平潭比特區更加優惠的政策,國家各部委加緊對接落實,全力支持平潭開放開發。
據了解,下一步,實驗區將加大招商選資力度,吸引更多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海洋產業、教育文創和旅游產業等重點產業落地平潭,加快構建低碳、智慧、生態、高附加值的高端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