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成交面積同比增246% 警惕炒房客轉戰工業地產催生泡沫
空港工業園 資料圖
樓市宏觀調控持續,將繼續擠壓商品住房市場的水分。和冷清的商品住房市場相反,目前主城區的工業地產則顯得熱火朝天。多家中介公司根據市國土房管局公布的數據統計發現,上半年,主城區工業用地量價齊增,其中成交均價同比翻番,環比增長超過九成;成交面積同比增長246%,環比增長78.07%。專家提醒,此時謹防投資客攪局,影響中小企業拿地修廠房。
工業用地面積同比漲兩倍
今年來,主城區的工業地產成交面積和成交價格,都創下了2007年以來的新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食品企業董事長告訴記者,他3年前在渝北區買地修建廠房,今年因為產能擴張受限,把新廠搬遷到區縣,在轉讓土地的時候,他發現賣土地賺的錢比他這3年來辦廠的利潤還高。當初18萬元一畝的工業用地,現在價值80多萬元一畝。
多家中介機構根據市國土房管局公布的數據統計后發現,今年上半年,工業用地成交均價為71.78萬元/畝,同比增長100.37%,環比增長93.94%。另外,上半年工業用地共成交50宗,成交面積9655.16畝,同比增長246.42%,環比增長78.07%。
中原(重慶)地產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07年以來,以半年為單位,工業地產的成交面積只在金融危機期間出現過反復,其他時候面積都在增加。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成交面積創新高,超過去年全年的成交面積。
渝北區工業用地價格最高
分區來看,上半年成交面積排名前三的區域是渝北、沙坪壩和南岸。
據中介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渝北區工業用地成交量最大,共成交3995.58畝,主要集中在兩路組團。沙坪壩區受西永綜合保稅區影響,工業用地成交量也較大,共成交了2437.92畝。南岸區工業用地成交量為1081.92畝。
在價格方面,從2011年上半年招拍掛工業用地區域成交均價來看,受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工業用地價格較高影響,渝北區工業用地價格最高,達到了119.88萬元/畝;其次是大渡口區,為85.69萬元/畝;江北區工業用地成交價為43.84萬元/畝。
保稅港區用地拉高均價
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工業用地價格較高,拉高了整體均價。中國指數研究院西南分院研究副總監吳曉桃說,上半年,重慶保稅港區開發管理有限公司取得的5宗土地成交均價達到了181萬元/畝,大大超過了目前的成交均價。其余區域工業用地相對便宜,約70%的土地在50萬元/畝以下。
成交面積猛增主要來自兩大板塊,第一個板塊是兩江新區。吳曉桃說,根據規劃,未來十年兩江新區工業地產的需求將超過1.85億平方米,這意味著這十年內重慶每年平均廠房需求面積為近2000萬平方米,但是去年主城區的工業用地成交面積不到500萬平方米。另一個板塊是西永微電園。吳曉桃說,自惠普、富士康投產,英業達、廣達進駐,宏碁開始生產筆記本電腦,眾多的配套廠商進入,對工業用地需求巨大。
重慶市社科院企業研究所所長王秀模告訴記者,今年來,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特別是勞動力價格的提升,逼迫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地發展,而兩江新區、西永綜合保稅區的成立,吸引了大量工業、物流企業進入。
要防投資客“攪局”
“工業地產增長迅速,要防止投資者放大效應,否則工業地產將產生泡沫。”康維投資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華睿說,從全國看,商品住宅市場的調控并沒有松動的跡象,在銀行限貸從嚴的政策下,限購政策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這讓住宅市場的投資客基本沒有利潤空間,如果這些投資客持有的資金涌進工業地產,勢必“火上澆油”,讓工業地產的價格繼續大增,這將加大中小企業擴張的成本,不利于其發展。
億房研究中心主任鄭軍華說,由于住宅地產遇冷,目前不少開發商將工業地產看作一個突圍口,不僅是西部城市,在全國已掀起“工業地產熱”。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開發商涌入工業地產,短期生產出過量的廠房,將導致大量工業地產用地被閑置,形成泡沫。
來源:重慶時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