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同學會、明城墻遺址西段、美國使館舊址等著名文保單位已基本完成搶險修繕,2012年年底前,東直門清末自來水廠、地壇宰牲亭油飾、方家胡同15號院、前鼓樓苑7號和9號院修繕等共計10項文物修繕項目也將陸續完成,這是記者自東城區文委、區風貌保護辦公室獲悉的。從今年起,東城區每年還將斥資1億元用于歷史風貌保護。
歐美同學會作為東城區2011至2012年十項文物搶救和保護修繕工程項目之一,自去年開始啟動修繕。歐美同學會位于南河沿大街111號,其前身為始建于1651年的普勝寺。民國時改建為歐美同學會,于1918、1922、1925年三次擴建,成為今天會址的規模。現狀之臨街大門為民國時所建,主院的建筑仍保存原物,但增加了轉角廊廡和抱廈,擴大了使用空間。
“本次修繕遵循國家有關法規按原貌進行修繕,以保持其原真性,在保證建筑原狀原貌不改變的基礎上對現狀建筑進行修繕。”東城區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此次歐美同學會四合院修繕范圍為中軸線東、西側配房、配殿、中軸線大殿及東西耳房、南過廳及其東西耳房。具體修繕部位包括墻體、外檐裝修、院內鋪裝、廊步及大殿外檐油飾彩畫,以及消防避雷、空調采暖系統安裝等。
對于部分建筑內存在的柱子爛心、根部糟朽情況,修繕采用替換、墩接的方式,盡力保持原貌。對墻面磚體風化酥堿的建筑,首先采用現代科技手段修補,嚴重的進行更換。另外,本次修繕還對原有的設備及電路進行規范化布置,如引入消防系統、雨水系統、空調衛生系統等。并嚴格按照防火規范重新布置了電信管線。本次保護修繕,不僅使得現有建筑在使用功能上更加合理,而且使得院落的整體效果更加美觀。
今年年初,美國使館舊址正式啟動修繕。美國使館舊址位于前門東大街,現存主樓1座和配樓4棟。主樓建于1903年,地上2層,地下1層,內部木結構,外墻用石作墻角和窗罩。
據介紹,本次修繕是在保護、恢復文物歷史原貌的基礎上,在文物研究所和設計專家的指導下,對文物樓體屋面存在的滲漏現象進行修補、加固,對原有的與文物風格不協調的門窗進行更換,恢復建筑原貌,凈化周邊環境,保留名樹古樹,拆除低質量的臨時建筑,突出歷史建筑的主體地位。除了歐美同學會、美國使館舊址兩項文保項目完成基本搶險修繕外,明城墻遺址西段目前也完成搶險排水工作。東城區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保留文物建筑原貌,明城墻遺址公園內城墻的夯土層是裸露的,在雨季來臨時,容易造成滲水、積水,不利于文物的保護。此次搶險修繕過程中,在不破壞文物原有風貌的基礎上,主要在城墻頂部開設10個小排水溝,便于積水集中排出。
目前,東城區2011—2012年實施的“十項文物搶救和保護修繕工程”中,已有上述三個項目基本完成搶險修繕。另外,方家胡同15號院修繕項目也在進行中,清末自來水廠舊址、前鼓樓苑7號和9號院、地壇宰牲亭油飾等修繕項目也正在辦理相關手續、籌備啟動、有序推進中。
為加大歷史風貌保護力度,今年東城區在全市率先設立了名城保護專項資金,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名城保護工作。該專項資金采取全額集中投入、差額補貼與合作利用相結合的方式,主要用于重點文物或歷史建筑騰退修繕以及歷史文化街區、舊城中軸線保護發展規劃的研究制定等方面,截至目前,今年已安排專項資金總額達8600余萬元。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