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地毯之外的柏林電影節是什么樣子?一個電影節對一座城市具有什么意義?中國電影和國際電影節關系如何?
在北京正在舉辦首屆國際電影季之際,一場來自柏林和北京的對話也同時在4月27日至29日于北京當代百老匯電影中心展開。帶著電影愛好者對柏林電影節的諸多好奇以及對于北京自己的電影盛事的種種期待,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邀請到柏林電影節項目經理托馬斯?海勒(Thomas Hailer) 和全景單元主席維蘭德?施佩克(Wieland Speck),與中國著名導演賈樟柯、王全安以及資深電影人深度對話,探討一個電影節之于她所在城市的意義。
在4月27日第一天的活動上,來自柏林電影節的嘉賓介紹了柏林電影節的歷史與發展,各單元的劃分與側重,重點介紹了“全景”單元的設置,嘗試分析柏林電影節在各大電影節中的位置,以及它對城市文化和公眾的影響。
與柏林一樣,北京也是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們同樣在探討正在發展與成長的大城市里的種種矛盾、變化和張力。參與討論的中國嘉賓也坦誠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以及探討了北京在舉辦國際化的電影節方面存在的可待進步的空間。
在活動的進行當中,三部曾在柏林電影節榮獲大獎的中國影片《團圓》、《紅高粱》和《孔雀》也分別在活動期間向廣大觀眾展映。于4月27日放映的《團圓》為導演王全安2010年作品,曾于當年60屆柏林電影節斬獲最佳編劇銀熊獎。
【柏林電影節背景】
首屆柏林電影節舉辦于1951年。它為經歷了二戰炮火的柏林帶來了一絲慰藉。創辦初期,柏林電影節一度被視為“自由世界的窗口”。柏林這個曾經的東歐文化樞紐,成為當時西德民主復興的象征。多年來,政治變革,尤其是統一后發生的種種變化一直在柏林電影節的理念和參選影片中得以體現。柏林電影節濃厚的政治色彩從一開始就和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等注重商業性的競爭對手涇渭分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莫過于柏林電影節同普通民眾的緊密聯系。電影節期間共發售30萬張入場券,擁有大約43萬名觀眾的柏林電影節是全世界觀眾參與人數最多的電影節,也是柏林文化日歷上一年一度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