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玉管串
4月12日,“神圣與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在位于北京萬壽寺內的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出。
作為中華玉文化的象征,此次展出的79件(套)良渚文化玉器器型非常豐富,包括最具原創性的玉琮、玉璧、玉梳背、玉錐、玉串飾等,充滿了禮玉色彩,既是原始宗教的器具,又是區分身份等級的昭示。它們所凝縮的禮制文化長期得以傳承延續,并且浸入到了夏商周青銅文化的脊髓,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要素。
據博物館副研究員穆朝娜介紹,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43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學文化,其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上海西部和江蘇南部等太湖周邊地區,有著發達的稻作農業、其分工精細的手工業和精美的玉器、陶器制作,影響波及大半個中國。
此次展覽中值得介紹的是一枚玉龍首紋鐲,據推測為良渚文化早期或晚期的早段,是人身獸面紋出現前的一個通行紋飾,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以龍為圖騰的早期形象。而另一塊鏤空的牌飾據稱曾啟發了設計師在設計國家體育場(鳥巢)時的靈感。
除去紋飾上的神奇,良渚文化玉器在工藝上也令人稱奇。玉器加工經歷了開料、制坯、設計、鉆孔、琢紋、研磨、拋光多個程序。在材料和工具缺乏的年代,采用淺浮雕、透雕和陰線刻等琢紋方式,形成的線條和紋理非常纖細。
此次展覽將將持續至6月12日。
來源: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記者 秦仲維)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