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的珍藏版圖書《杏花村詩書畫文選》的首發儀式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正華等領導人出席了首發式。這部凝聚了古往今來眾多文化名人智慧的高品位圖書,獲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杏花村詩書畫文選》一書,由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作序、黨委書記王敬民題跋,特邀著名文藝評論家、博導張德祥教授主編。該書所選作品包括古今名人有關汾酒的詩詞125首、書畫作品180多幅、散文17篇。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汾酒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具有較高可讀性與欣賞性。這是我國白酒業內第一部展示千年白酒文化傳承、薈萃眾多名家墨寶的圖書,是一部集中國酒文化之大成的圖書。
山西杏花村是我國釀造酒的發源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該地區就有了釀酒的習俗。杏花村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在1500年前的二十四史《北齊書》中就有“汾清”酒的記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許多吟唱杏花村汾酒的詩篇。明清時期,汾酒的清香型白酒釀造工藝也隨著晉商遍布全國的通商之路傳播到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派生了后來的濃香、醬香型等各種白酒。
繼1982年國家文物局等單位在杏花村出土了仰韶文化時期的釀酒器具之后,近日,在杏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工地上,又發現了十幾座古墓,據山西省文物局鑒定,古墓的年代為北宋末期到金代。古墓的主人應該為北宋時期到金代杏花村的村民。古墓中出土了一些盛酒的器具,部分古墓中繪有壁畫,由于千年不見陽光,壁畫的色澤鮮艷如新。壁畫的內容包括酒壺、酒杯等飲酒器具。這些發現進一步佐證了杏花村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史。
名酒名作,相得益彰。古往今來,杏花村里高朋不斷,李白來此飲過酒,杜牧在這里吟過詩,傅山在此揮毫潑墨,施耐庵在《水滸傳》里有描述。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馳名中外的詩人、作家、畫家、書法家都來過杏花村,他們在這里吟詩作賦,揮毫潑墨,抒發情懷,留下了大量傳世佳作。在他們的詩歌、書法、繪畫和文學作品中,體現著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洋溢著千年汾酒獨有的芳香。今天,在《杏花村詩書畫文選》中,我們又聞到了這些傳世佳作的油墨芬芳。
首發式上,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著名作家梁衡充分肯定了這部書,認為這部書的出版發行,在中國酒文化中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著名經濟學家艾豐分別就汾酒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了精彩的演說。著名書畫家戴清民、馮向杰、謝啟源等眾多文化名人,在會議現場揮毫題詩作畫。
《百家講壇》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曾以主講《東漢開國》而引起巨大反響的青年學者魏新,就西漢末年到東漢之始那段歷史中的汾酒前身----羊羔酒曾為劉秀軍隊解乏等歷史話題進行了發言,贊揚了汾酒源遠流長的歷史與積淀深厚的文化。他還就書中所選馬烽一篇文章提到“汾酒是茅臺的祖師爺”,紀連海在電視節目“茅臺鎮里釀汾酒”說的“汾酒是茅臺的師傅”這一話題進行深入闡述,以充分的論據支持了馬烽和紀連海的論點。
著名作家從維熙的詩作、梁衡的散文也入選《杏花村詩書畫文選》,從維熙從不同角度充分肯定了汾酒倡導的“誠信企業做誠信宣傳,誠信經營促社會和諧”是對晉商精神的發揚光大。
汾酒集團黨委書記王敬民在大會上表示,近幾年來,隨著消費者對中國白酒了解程度的不斷加深,會有更多的人選擇清香型白酒。汾酒作為中國的“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不僅為我們傳承了優秀的清香型白酒生產技藝,以“最干凈、最衛生”的酒為鮮明特色,成就了眾多的中國名酒。中國白酒清香大回歸的態勢正在形成。汾酒在為我們積淀了豐厚文化底蘊的同時,也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名章典故,成為最能代表中國國粹的白酒。《杏花村詩書畫文選》的問世,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汾酒悠久的文化,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走近杏花村,了解杏花村,讓汾酒的清香飄得更久遠。
在活動儀式上,汾酒集團黨委書記王敬民還將此書贈送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向汾酒集團頒發了圖書收藏證書。
來源:中國日報特稿部(記者 劉祥瑞)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