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觀天下 知中國

“微公益”吹動兩岸

2013-04-26 10:01:5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微公益”吹動兩岸

“微公益”吹動兩岸

臺灣老板的西安愛心餐廳

四川蘆山發生7級大地震災情傳出后,港澳臺各界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港澳臺各界名人慷慨捐助、民間慈善機構也深入災區。對同胞苦難的感同身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凝聚的愛心,成為大災之后溫暖人心的正能量。

救援伊始,兩岸的普通人加入進來,捐款、捐物,守望災區。地震后的災區重建,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無論是一房一屋的重建還是走出痛失親人陰影的心理重建,都需要更多普通人的加入。兩岸間愛心傳遞和接力,使得“微公益”再度成為熱點語匯。

“微公益”開啟全民公益

“微公益”強調從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著手, 積少成多。不同于名人做公益、富人做公益,“微公益”被視為平民公益和草根公益。

近日,有網友在災區記錄下了感人的一幕:嬰兒的母親在地震中喪生,4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兩天沒喝到奶。從成都趕來的志愿者聽說后,立刻把嬰兒抱來喂奶。志愿者哺乳的照片被網友偶遇抓拍,這位志愿者因此被稱作“最美媽媽”。

試想,如果沒有網友的偶遇,我們大概都不會知道還有這樣一位“最美媽媽”。于是,想起了黃福榮——香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貨車司機,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玉樹地震中,他本來已經脫險,又返回孤兒院救出3名孤兒和1名教師,在余震中不幸犧牲。去世后,我們才知道,原來黃福榮從2002年起已經開始在內地做慈善。還有汶川地震一年后,一群仍駐守在那兒的臺灣人。如果不是媒體的報道,我們大概也不會知道,正是這些志愿者一直在提供醫療服務和心理疏導。

不同于名人做公益、富人做公益,“微公益”被視為平民公益和草根公益。無論是“最美媽媽”、黃福榮或是堅守在汶川的臺灣志愿者,他們顯然都是一群普通人;而他們理解的公益,就是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積少成多。

“微公益”或許“微小”,卻點燃了每個人心中對善和溫暖的向往,也把愛和溫暖傳遞給每一個有需要的人。因此,有學者表示,“微公益”開啟了全民公益的時代。而當“微公益”跨越兩岸、跨越海峽,同胞骨肉的守望相助更在瞬間閃耀光芒。

“待用咖啡”的兩岸版本

“待用咖啡”起源于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在那里,人們可以提前多買咖啡存在咖啡館,讓囊中羞澀的貧困者能夠享受一杯溫暖的咖啡。

“微公益”再度成為話題,有關“待用咖啡”的故事也在兩岸熱傳。

近日,有媒體報道,臺灣老板響應“微公益”,打造西安“待用快餐”愛心餐廳。

高先生今年50歲,臺北人,在西安經營一家餐廳,特色是“鹵肉飯”。高先生說,“待用快餐”就像“待用咖啡”,有來就餐的客人提前多買一兩份飯,留給流浪漢、低保戶等困難人群。“店里一份鹵肉飯16元,顧客要買成待用餐的話,只需10元。”高先生每天拿出5份飯,4月13日推出“待用快餐”當天,就有客人加入預存。

也有臺版“待用咖啡”。臺灣新北市一間面攤的老板娘看到“待用咖啡”的故事,便仿效著提供“待用面”,讓單親兒童、拾荒者和獨居老人食用。老板娘顏林蔭在接受采訪時說,有一名拾荒的阿婆經過面攤,被她請進店吃面,她告訴阿婆:“好心人已經付錢了,你放心吃吧!”“一碗面,卻被視為珍寶,我自己都很感動!”如今,單是面攤附近就有5間店鋪跟進,提供“待用蔬菜”和“待用晚餐”。

在香港,低收入、失業人士或是貧困人士,可以通過“食物銀行”領取食物。“食物銀行”有不少是慈善機構或是民間團體開辦的。“食物銀行”的食物接受商家捐贈,市民也可以直接捐贈。一塊面包、一盒罐頭、一片火腿,都可能成為貧困人家的一餐飯。

早在2011年的時候,在“海峽兩岸年度漢字”的評選中,“微”字高票當選。主辦方表示,“微”字受青睞,在于人們對“見微知著”的深切體會——一些微小的人、事、物,正改變著時代的進程,推進著社會的進步。“微公益”被視為是這樣的力量。

“微公益”也須公開透明

微博的出現,極大降低了普通民眾參與公益活動的成本。微博引發“微公益”的模式,成為一種全新的慈善方式。

西安高先生的“待用快餐”是響應了一則微博的呼吁。

在此次蘆山賑災中,微博“微公益”平臺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微博成為民眾參與捐助的高效、便捷通道。據統計,單是新浪微博搭建的“微公益”捐款平臺,截止4月22日,震后57個小時,接收到的捐款額已超過1億元。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微博用戶的快速增長,“微公益”正以充滿創意的方式凝聚來自普通個體的公益力量,捐款救災、微博尋人、保護動物等等,微博引發“微公益”的模式,成為一種全新的慈善方式。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老師王少磊認為,利用網絡發起公益項目能減少很多組織行動的成本,廣泛影響他人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并增加參與感。

怎么做公益、做什么樣的公益,也成為新興命題。兩岸連續3年舉辦了以“小公益、大行動”為主題的挑戰賽,面向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18至30周歲的年輕人征集公益創意和想法。如何為面臨生活壓力的鄉村青年藝術家搭建大眾展示平臺?如何解決兩岸普遍面臨的海灘污染問題?兩岸青年人一齊把目光投向文化“微公益”和環保“微公益”。

“當然,微公益如果涉及到款項,也必須公開透明。除了通過微博曬收據外,目前,兩岸都在開發和完善善款查詢系統,捐款人可以通過輸入手機號、姓名郵箱等查詢捐款去向,做到最大限度的公正與透明。”王少磊進一步表示。

 
 
 

焦點圖片

超萌貓咪走紅網絡(組圖)

裸體呈現英文字母剪影

“好聲音”漫畫萌態動人

長沙“比基尼餐廳”

精彩熱圖

重慶學生造“箱宅”7㎡家

理科男造“妹子版”寢室

盤點全球令人無法想象的胖人

“地鐵十八怪”風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