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斬斷刪帖黑手也是維權
隨著“3·15”的臨近,一部分企業在為投訴焦頭爛額的時候,一些專業刪帖公司生意火爆,刪帖價格也水漲船高,內部人士透露,標題或網頁中含有“3·15”的普通負面帖子已經升格到2000元起價。(3月13日《揚子晚報》)
所謂“網絡刪帖”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它的發生、發展與互聯網發展密切相關。當互聯網的輿論場成為各方利益必爭之地,這些利益方就會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推動網絡輿論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臨近“3·15”,公眾更希望通過互聯網關注商品信息、消費動態,尤其是涉及打擊假冒偽劣和消費維權信息。而刪帖公司的猖獗行為,為那些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使其得以規避管理風險、消除負面影響。
這種刪帖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監督權。刪除網帖等信息的做法,與被曝光者惡意收購報紙并無二致,實質就是操縱輿論,侵害了新聞媒體的正當權益,降低了媒體的影響力,也侵犯了社會公眾的知情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因此,斬斷刪帖幕后黑手,杜絕刪帖行為,本身就是一種信息維權、監督維權、管理維權的表現。
那么該如何斬斷刪帖的黑手?筆者認為,首先是要盡快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嚴格規范每個網站的運營流程、刪帖手續和責任權限,從法規上約束網絡公司的行為,一旦發現問題嚴肅查處;其次是建立規范的行業管理協會,加強網站內部的管理,形成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和制度規范,防止網站為利所動,被一些利益集團和個人利用;最后是強化相關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維權意識,通過法律手段追究刪帖人和背后指使人的法律責任,減少惡意刪帖的負面作用和影響。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