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緊“錢袋子” 預算公開的目的是監督
2011年4月14日,科技部正式公布了2011年“三公”經費的預算總數,自此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公開的大幕正式拉開,一張張中央部門“三公經費”賬單被逐一晾曬在陽光下,接受大眾監督。
“預算公開對于管住國家的‘錢袋子’,約束政府的行為,保障公民社會民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十分重要。”全國人大代表金竹花說。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一直關注“三公經費”的公開、規范和合理使用問題。近9年來,他一直開著私家車上下班,每個月從單位領取1000元的補貼。
“即使這樣,每年就可節約公車支出約8萬元。由此可見,全國所有公車加起來的花銷之巨。如果經過合理規劃,盡量少用公車,又能節約多少經費!”葉青說。
3月6日的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2010年到2012年的財政預算安排均要求“三公經費”原則上零增長,并承諾到今年7月份,中央決算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以后,將進一步公布2011年“三公”經費支出情況和2012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九三學社中央在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交的關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議中,提出應將“三公經費”等行政成本納入政績考核范疇。
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沙振權建議,針對“三公消費”,建立預算人負責制,向社會公開其姓名職務。預算科目負責人需要對該科目的信息準確、預算執行、預算審計等承擔責任。